這個周末,來自IBM、Facebook、亞馬遜以及聯合國等全球50多位頂尖思想家、各級政府官員和AI參與者悄悄開了一場閉門會議,討論了AI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挑戰,并試圖尋找解決方案。會議并沒有達成有成效的結果,但這有可能是全球共同治理人工智能的開端。
當人類不再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的時候,人們的擔憂就開始了。
這個周末,一個人關于工智能全球治理的閉門會議悄悄召開,會上聚集了包括IBM、Facebook、亞馬遜以及聯合國等全球50多位頂尖思想家、各級政府官員和AI參與者,雖然議題略微陳詞濫調——如何治理人工智能——但這50多人在辯論中碰撞出的火花則顯示出人類對未來的種種展望。
當人工智能尚處于初級階段,有一群人開始在思考如何進行治理,應該算是比較前瞻的好事。
超50人的閉門會議:世界頂級人才討論AI全球治理
去年十月,阿聯酋任命年僅27歲的Omar Bin Sultan Al Olama為該國首位人工智能部長,一時轟動世界。Omar Bin Sultan Al Olama的職責包括投資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各個行業,從而提高政府效率。
Omar Bin Sultan Al Olama
這次圓桌會議,就是這位年輕部長領導的阿聯酋人工智能部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未來社會AI倡議組織(AI Initiative)聯合舉辦,后者創建于2015年,匯集了哈佛及其他地區的學生、研究人員、校友、教師和專家,其使命是幫助塑造全球人工智能的政策框架。
AI Initiative的主要職能
圓桌會議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應對AI帶來的全球治理中的挑戰和機遇,確保各國能安全地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據國外媒體Futurism報道,出席這次閉門圓桌會議的人,包括從IBM到Facebook,從亞馬遜到聯合國的頂級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其他AI領域的參與者,人數超過50人。
由于是閉門會議,尚不清楚是否有中國相關人員參加。
政府必須行動:每個國家都應該設立“人工智能部長”
因為是討論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所以大家先把政府批判了一番。
人工智能在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行業里都有著無盡的潛力,而且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AI技術已經在諸如法律和醫學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拖后腿的是監管層,并且缺乏適當的指導。
“政府必須知道,今天是它們余生中最慢的一天。”
一位參會人員說,政府需要加快行動。另一位也同意,他指出國家必須認識到,人工智能正在每天創造一個更快、更高效的世界,剩下的人紛紛表示同意。
隨后,這個話題轉向政府官員如何加速人工智能的利用。 “你需要像迪拜那樣的人事部長。”一名專家小組成員說。
這話說來容易,任命一位部長也不麻煩,但如果你任命了一個人工智能部長,那為什么不任命一個DNA部長?或者一個區塊鏈部長?與會者認為真正的解決方案應該細化,并非不是那么宏大。
專家組給出的替代解決方案,大多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考驗,例如利用投資激發或鼓勵創新并加速人工智能開發。但是,有些人對使用這種方案持謹慎態度,他們擔心這樣的舉動會導致政府缺乏監督和控制,這是該組織(AI Initiative)試圖減輕而不是增加的問題。
“政府在創新方面落后于行業,是因為人工智能造成的風險太多了嗎?”
針對政府緩慢的態度,一位小組成員問道:
另一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完全開放每一個領域,并結束監管。這種觀點獲得一部分人同意,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完全開放帶來了一系列全新的問題。正如一位小組成員指出的那樣,完全開放可能并不明智,因為它也會讓不法分子參與進來。因此,有人認為,政府只需要激勵特定的任務,并且只提供對特定領域的開放。
那么問題是,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誰決定激勵什么?誰決定開放權限?
最直觀的答案可能是:設置人工智能部長。
分歧很多,言辭激烈:達不成共識就是B.S.(Bull Sh*t)
這次圓桌會議的目標是制定一個國家路線圖,會上討論了很多議題,其中包括普遍的價值觀、倫理與道德、國際合作等。
在會議的一個環節上,重點討論的是如何制定人工智能的規則,一個專家小組成員暗示,大家價值觀應該是普遍一致的。 他認為,建立一套治理人工智能的基本道德規范真的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 “人類的道德是一個,不是十個。我的意思是,沒有人認為把殺人當成好的(道德)。”
盡管道德倫理的普遍性在理論上存在,但它只存在于理論上,現實中要復雜得多。
一位同行小組成員指出,“比如一旦我們開始談論隱私權,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不同的看法。”他還強調了國家如何重視我們認為最基本和最基本的事物,比如人類生活的不同方面。“一旦我們開始考慮婦女和少數民族的權利,各國就不同意了。”
其他人則表示,只要各方繼續保持發展的目標——穩定就業、發展經濟、提高政府效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滿足投資者——就不需要達成什么共識了。“我們想說什么,我們真的看重共同價值觀?”一個惱怒的人問道,“在我們達成這個共識之前,所有這些談判都只是B.S.(Bull Sh*t)”。
誰來領導人工智能的監管工作,這一點上,依舊不能達成一致。
后來,議題轉向該由
“我們真的想說這是關于’世界’嗎?”有人說,由于這個星球的很大一部分沒有代表參會,所以這次會議并沒有權利談論“世界”。“我不知道南半球來了多少人,謝天謝地我們來了個日本人,不然我們全都是西方人了。”
一位小組成員指出,現在建立一個全球治理組織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推動的是更多的國際合作。”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一觀點:“所以你認為沒有必要為發生的一切建立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
答曰:“我認為建立全球組織在某些方面是有益的,但現在還為時過早。”
在我們開始以權威的名義就國際合作發言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一位觀察了對話多次的人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了一個共識,他指出,“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全球治理,我們還有很多研究仍在進行中。”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我們缺乏解決方案,但并不缺乏興趣
無論是言語還是參會者的臉上,大家都感到沮喪。 一些專家小組成員指出,現在做很多事情已經太晚了,比如美國近年來頻發的公眾數據泄漏問題就沒有解決。
這次會議上并沒有提出針對人工智能治理問題的解決方案,因為人工智能真的太年輕,還有很多不確定的事情發生。事實上,這次會議主要問題是“只有問題、問題、問題”,沒有方案。
會上這些對話雖然激烈,但卻可以證明,雖然我們目前缺乏解決方案,但并不缺乏興趣。
在談話結束時,一位專家小組成員注意到了這一點,他的聲音帶有一絲希望。 “近幾年來,技術論文和創業公司的數量都出現了爆炸性增長。”他說,這一切都太奇妙了,但是總體來說人工智能還很小,我們仍然有機會制定解決方案。
盡管會議結果令人沮喪不已,但有一點很清楚:如果政府打算建立人工智能未來社會,那么在這個房間里的、超過五十個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可以為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