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牽手物美,這幾點都有望實現。
激進式擴張
入獄前就以投資并購見長的張文中,在低調出獄再一次使出了自己老把戲。最近2年,為了完成自己在全業態上布局,物美再現自己投資并購的絕招。
除去此次收購麥德龍中國,物美還以14.2億元收購樂天瑪特21家門店、斥資27億元聯合步步高參與重慶百貨混改、并作價14億元收購百安居;2018年10月,物美方面還接手了鄰家70-80家門店;今年3月,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多家門店也被物美接手。
如此激進的業務擴張,也使得物美的資產及負債規模急速增長。截至2018年6月末,物美集團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及所有者權益合計分別為611.70億元、333.38億元和278.32億元。短期借款余額52.7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余額52.69億元,公司面臨較大的即期償付壓力。如果再加上此次100多億人民幣的收購金額,物美未來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不過好在,相比較家樂福的連年虧損,麥德龍的經營狀況要好上很多。2017/18財年,銷售額增長2.7%,達200億元人民幣。2018/19財年,麥德龍中國銷售額預計增長5.4%,增長率同比翻倍。
更關鍵的是,在麥德龍中國健康的財務狀況下,其可自行決定每年約2億元-4億元人民幣(2500-5000萬歐元)的無債務投資。
換句話說,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除了支付收購費用外,無需繼續投入即可獲得收益;而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還需要不斷地投入,以彌補家樂福的經營虧損。
此外,與很多外資零售企業不同,麥德龍中國一直堅持買地自建門店,而不是“租”,多年下來,積累了龐大的“地產資源”, 而且由于經營的是倉儲式業態,麥德龍單塊拿地的體量許多都過萬平米,現如今這些地價已經翻了無數倍。
在收購麥德龍完成后,物美已經形成了“商超+百貨+大賣場+便利店”的線下全業態場景的布局。不過,從中國的商超格局來看,無論是在門店運營水平還是用戶體驗等多方面,物美的表現都不算出色,花重金拿下麥德龍后,物美能真正的運營好嗎?一切都有待時間的檢驗。
關鍵詞: 物美入主麥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