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國當地時間22日中午),特朗普在白宮簽署總統備忘錄,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特朗普表示,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3月23日早7點發布反擊方案,擬對美進口鮮水果、葡萄酒、無縫鋼管、回收鋁等產品加征15%至25%不等的關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奉陪到底”。
根據目前中美雙方公布的“征稅”領域名單,中國擬對美國加征關稅的領域主要在水果、堅果、豬肉、無縫鋼管和廢鋁,暫時還未包括大豆。美國擬對中國征稅的產品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如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新材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航空產品等。
美國擬對中國征收的產品集中在高科技領域,這會對出海美國的國內創業公司產生影響嗎?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同幾位國內創業者聊了聊對此次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一
對你有什么影響?
仔細觀察美國此次對中國征收的關稅產品,多集中于高科技領域,包括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新材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航空產品等。這對于國內專注于醫療器械出口的創業公司無疑是一個打擊,但也有部分公司創始人表達了對事件走向的樂觀情緒。而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征收關稅所帶來的影響則微乎其微。
艾爾普再生醫學
表示:“作為帶著先進生物制造技術回國創業的一員,我深感先進生物醫藥和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以及市場的中上游被歐美及日本獨占。特朗普此舉可能會成為原材料以及生產成本大幅飆升的重要因素,勢必降低中國相關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在王嘉顯看來,以當今中國發展的勢頭,貿易戰是遲早要爆發的,尤其是當中國不再愿意固守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后,轉型發展高端制造業,勢必對美國在核心科技領域構成威脅,所以他認為中國還是要好好發展自身企業,練好內功。
“貿易的本質就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美國增加關稅,如果到時候真的不賺錢的話可以不貿易”,王嘉顯表示。
專注于3D打印在醫療器械應用的公司麥遞途創始人兼CEO金鑫
但是,對于有核心技術在手的創新企業,并不擔心因為關稅而受到影響。王嘉顯拿艾爾普再生醫學的產品線來舉例,對于基于人源再生心臟組織治療缺血性心衰的研發來說,國內擁有豐富的臨床資源及完善的醫保制度,絕大多數患者都集中于教學型三甲醫院,公司可以迅速研發產品,“而我以前在美國參加類似項目研發時,半年才能完成1-2例病人的入組,這一優勢本身并不受任何關稅及貿易因素制約。”
康復機器人提供商傅利葉智能
前不久拿到了美國的資格許可證并實現了落地,美國這一政策的公布,讓傅利葉智能創始人兼CEO顧捷感到很突然。但他對自己的產品仍然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的康復機器人價位約是美國的1/3,即使加征關稅提高售價,我們的優勢還非常大。”
另外,顧捷表示,他們會堅定地走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道路,不僅僅是美國,還會滲透到歐洲、南美、東南亞,到有了幾十個全球布點的時候,美國的影響會降到很小,而且加稅以后美國自己的企業也會受到損傷。
專注水下無人機市場的深之藍CEO魏建倉
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具體將會產生多大影響。但由于深之藍的產品都是離岸價格,征稅造成的結果往往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雖然美國現在沒有競品,影響應該不會太大,但價格上升對市場總是不好的。”
但對于行業而言,中國消費級無人機的出口越來越多,都在此次征稅之列,“對企業影響主要看產品競爭態勢,如果漲價不影響購買,對企業就沒啥影響。深之藍本來就是引領者,影響不會太大。”
專注醫療級呼吸機的新松醫療總經理黃勇
表達了對事件走向的樂觀,他說:“雙方還沒真正開始談判,不過預計結果不會太差。”
新松醫療的產品目前還未出口到美國,下半年注冊完成后,預計美國市場會占到公司業務的60%。但即便是征加稅收,并不會對新送醫療產生較大影響。“我估計我們產品的成本要比美國同類低20%以上,即便增加稅收,也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他認為即便貿易戰開始,中國企業家也有應對策略,還可以“重新布局,到墨西哥生產。”
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
跨境電商是目前尚未被此次征稅波及的行業之一。,洋碼頭的主要商品是美妝、服飾、鞋包等時尚品,目前來看對洋碼頭的運營可以說微乎其微。
他認為,此次事件對洋碼頭商品貿易本身影響不大,有變化的只是匯率上有一些起伏。洋碼頭平臺上交易一直以來以人名幣計價、人名幣結算,海外買家再自己換成外幣或者外幣提現。因此匯率的影響會導致海淘商品有一些價格浮動,但是匯率的浮動對于各個國家的海淘來說是相對常態化的事情,對整個平臺上的交易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