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銀行業獨特的保密制度迎來終結,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往瑞士賬戶打錢的手段,也將同樣難逃追蹤。
據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官網10月5日發布的公告,按照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AEOI)標準,該機構已于9月底同其他國家稅務機關交換了金融賬戶信息,為史上首次。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納稅人通過境外金融機構持有和管理資產,并將收益隱匿在境外金融賬戶以逃避居民國納稅義務的現象日趨嚴重,各國對加強國際稅收信息交換、維護本國稅收權益的意愿愈顯迫切,在這種背景下,AEOI標準應運而生。
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的最新舉措意味著,對于那些希望隱匿離岸資產的人來說,瑞士這個全球最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已經不再具備“避稅天堂”的作用。
上述公告提到,首批按照AEOI標準與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進行信息交換的國家為歐盟國家外加其他九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加拿大、根西島、冰島、馬恩島、日本、澤西島、挪威以及韓國。
不過在歐盟成員國中,塞浦路斯和羅馬尼亞被排除在外,上述公告稱,這是因為他們還未在保密性以及數據安全上滿足國際要求。此外,瑞士向澳大利亞和法國的數據傳送暫時延遲,因為這兩國出于技術原因尚未向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傳送數據。
到目前為止,包括銀行、信托以及保險公司在內的約7000家機構在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處登記并與該機構共享金融賬戶信息。
公告提到,瑞士稅務管理局已向合作方共享了約200萬條金融賬戶信息,自身也收到數以百萬計的信息,這包括賬戶持有者的姓名、住址、國籍、納稅識別信息、稅務申報機構、賬戶余額以及資本利得等等。公告稱,這一信息交換將令稅務部門得以確認納稅人是否如實申報自己的海外賬戶。
在國際壓力下,近年來瑞士銀行業的保密制度已在不斷弱化。2014年7月,受二十國集團(G20)委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AEOI標準,獲得當年G20布里斯班峰會的核準,為各國加強國際稅收合作、打擊跨境逃避稅提供了有力工具。
在G20的推動下,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有101個國家和地區承諾實施AEOI標準,9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實施該標準的多邊主管當局協議或者雙邊主管當局協議。
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上述公告提到,到2019年,如果合作國家滿足保密性和數據安全標準,那么屆時數據共享方將擴展到約80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瑞士此舉,路透報道寫到,這也令瑞士開始直面相關和新加坡等財富管理中心的激烈競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信息共享僅涉及本國的離岸賬戶,路透報道稱,對于瑞士國內居民來說,官方機構依然無法自動獲取他們的國內賬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