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稅,國內尚無精準定義。在國外,一般是指為了充分利用資源,而對空置的居民房屋收取一定量的稅收。
今年9月份公布的立法規劃中,房地產稅被列為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已提上日程。
遏制房地產投機、房地產泡沫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
這兩日,關于房產空置問題又引發了很強的關注度。
近日,在舉辦的《參事講堂》上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再次點名“空置稅”。
這是一家之言,又或是一次官方試探民風,但無疑的是,一旦房屋空置稅征收,必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為何要提“征收空置稅”?
我國土地資源稀缺,人口眾多,房屋空置將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大部分人認為,空置稅不僅可作為房產稅的一種替代稅種肯定能起到合理調節房產資源,還起到打擊囤積炒房的效果。
“在我國房屋空置率比較高,不同城市空置率是不一樣的,像鄂爾多斯空置率是70%,北京空置率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在近日舉辦的《參事講堂》上仇保興作出估算,另外還表示“而從國際上看,一般采取了空置稅的國家空置率接近5%左右。”
客觀來講,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的高空置率,已符合開征空置率的標準。
其次,空置稅要比房產稅推出更加靈活,而推出也比較容易執行,相對于推出房地產稅的障礙更小一些。而且可以讓大城市的住房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這對于緩解目前的一二線城市高房價、高房租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表示:空置稅的征收是一個調控的手段,通過空置稅的征收將產生一部分空置的房源增加市場供應。
空置稅是否是調控房地產利器?
在我們很多人眼里空置稅還沒有那么熟悉,但在歐美國家空置稅已經很成熟。關于空置稅的征收,聽起來很新鮮,事實上已經在多個城市落地。
比如,荷蘭和瑞典通過這些措施成為了歐盟國家中房屋閑置率最低的兩個國家,均不超過2%。在法國的一些城市中,房屋閑置的第一年,業主必須繳納的罰金為房款的10%,第二年為12.5%,第三年為15%,以此類推。這對調價當地房地產市場價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國內,香港先行出臺空置稅。
6月28日,香港特區特別行政會議批準征收一手房空置稅。從3月份提出動議到6月底正式出臺,短短3個多月時間,香港空置稅就橫空出世。
香港版的空置稅是狹義的空置稅,只對新房征收,意圖是以稅收成本防止開發商捂盤惜售,從而刺激新房入市,進一步緩解樓市供求緊張的局面。不過即便如此,香港這種空置稅仍有警示意義。
不過,也有人反對征收空置稅,主要是認為空置稅征收對于遏制高房價的影響不太看好,認為效果并不會很好。此外,空置稅會繼續維高新購置房價和租房價格,將財務壓力轉嫁到購房者和租房客身上。
對于空置的現象,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其實很大程度上也和炒房的現象掛鉤,所以說提空置稅,其實也是為了提管控投資投機需求以及房產稅等概念。當前房地產市場存在一些和“房住不炒”的邏輯不吻合的地方,所以需要通過稅收等內容進行管控。
空置稅,豐滿理想與骨感現實
多年來,“空置稅”的征收一直僅僅停留在“呼吁”上,是為什么呢?
從空置稅的設計角度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稅收。
空置稅有望成為徹底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征收空置稅就是專門針對炒房者的一個操作方式。房子主要屬性就是居住,如果的房子是用來住的,那么毋庸置疑空置稅那就跟你沒有關系;如果是炒房客,那也就另當別論。
空置稅是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骨感的稅收。
在實際過程中就會發現,如果空置稅引入,將會面這些難題。
難題一:征稅成本問題。空置稅的征收難度大,會導致征稅成本很高,
難題二:空置稅盡管能起到立竿見影,但對樓市的副作用也更大。如今的市場穩字當頭,空置稅這種“大殺器”顯然不會輕易啟用。
難題三,空置率數據之謎。空置情況的精準把握是開證空置稅的最大難題,國內住房空置率卻一直諱莫如深。
難題四:界定住房空置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或法律問題。如何界定這方面是極容易引發社會爭議。
對此,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表示:空置稅可行性講會比較差。主要原因;一是各個地方的空置率的數據,很難去摸得那么準,數據準確性對政策的落地執行很重要。二是控制稅針對主要群體是這種多套房的人,因為好多人是既得利益的,不愿意推進這個事情。
此外,也有部分專家認為:單一增加空置稅不能解決問題,房地產稅將統籌多稅種。
空置稅,或只是一個很美好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