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讓不少裝修一族低價購買得酣暢淋漓。但從這周開始,陸續有讀者向山西晚報記者反映:網購回來的好多東西,外觀看著差不多但質量和正品有差別,價格降了品質也降了。家居產品都是大型或者笨重的貨物,退貨成本太高,不退只能默默吃癟,進退兩難。對此,業內人士建議,網購家居產品不合適不要怕麻煩,消費者要積極解決并向電商平臺投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A 同產品不同包裝質量有落差
家住太原市小店區的劉女士在“雙十一”選擇了時下流行的“地磚上墻”的瓷磚鋪貼法。“以前墻磚都是瓷片,我選擇了瓷磚,后者比前者的重量大得多,吸水率也不同,為了貼在墻上更穩固一些,貼磚工人讓我準備兩桶瓷磚背膠,和水泥砂漿一起用,穩穩得貼在墻面上。”劉女士介紹,“隨后我從京東購物平臺的客戶端購買了兩桶桶裝的某品牌、重量規格為5公斤的瓷磚背膠,一共花了500多元。鋪貼時,工人表示該品牌背膠質量不錯,比市面上本土產品要好。但鋪到最后背膠不夠了,工人再讓我購買一桶。”
經過在京東購物平臺的仔細比對,劉女士發現該品牌的瓷磚背膠還有一種1公斤的小包裝產品,售價不足100元,這種小包裝產品不是桶裝,而是袋裝,由于工期緊張劉女士沒有思考太多,當即便購買了。
“貼磚工人打開包裝時我在現場,倒出來的背膠明顯比桶裝的產品要稀。”劉女士說,“工人不敢用這種背膠,怕磚貼不牢出現糾紛,無奈之下我只好從實體店重新購買了可靠產品。由于這份小包裝背膠已經拆開不能退換,客服在回復咨詢時也坦言:袋裝小劑量的產品比桶裝大劑量的產品要稀一點。維權也很難,拍照片、打電話都無法提供袋裝比桶裝質量差的有力證明,只能自己默默認栽。”
業內人士表示,這類產品問題要維權確實存在一定難度,消費者可以到當地質監部門咨詢如何做產品鑒定,拿報告投訴到315消費者協會,才能夠有效維權。
B 影響二次銷售退貨異常艱難
同樣是網購,雖然大部分商品都有七天無理由退換服務,但部分家居產品退貨有附加條件。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各大電商平臺和商家的家居商品退換貨都有“條件”:所退貨物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顧客承受相關的運費、包裝費、服務費、安裝費等前期費用;定制家具不可退貨。
“商家在銷售頁面上都標明了無理由退貨,但很多時候還是不能任意無理由退換。”太原市民王女士說,“退換的產品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很多商家都拿這個做文章,導致想退不能退。”王女士網購了一款乳膠床墊,使用了3天后她覺得支撐度不夠,和實體店產品有差距,所以想退貨。在和商家協商時,客服告訴王女士,床墊屬于私人物品,和貼身衣褲一樣,拆開保護膜使用過影響二次銷售,所以不能退。
沒辦法,王女士只好投訴到電商平臺,她說:“維權的路太漫長,一個不合適的床墊擺在家里,讓我特別頭疼,特別苦惱。我每隔三五天都會找電商平臺反饋這次失敗的購物經歷,但處理了一個月了也沒有什么結果。因為見不著人,找不著店,只能根據要求上傳資料、照片,只能通過線上跟一個遙遠的、虛無的號碼進行溝通,但是他可以說不接就不接,說不回就不回,你沒有任何辦法,面對這種維權束手無策。”
山西晚報記者咨詢了多家售賣床墊的商家,多數商家均表示,很多品牌都不支持床墊退換,私人物品確實存在難以二次銷售的問題。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前要看清退貨原則,問清客服哪些情況下不可以退換,保存客服答應無理由退貨的留言或截屏,再向當地工商部門投訴并協商解決。
C 實物和宣傳不符業主可起訴
另一位消費者的經歷,讓很多在電商平臺購物經歷中吃過癟的人拍手稱快。
去年4月,市民張先生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張高低床。商家介紹這款床“取材進口樟子松木,經過35道工序打造,精選優質環保品牌兒童漆,健康環保”,并在宣傳頁面承諾“假一賠五”。
在收到貨后,張先生發現,實物與宣傳不符,隨貨的包裝內未找到木材原產地證明,且外包裝無中文廠名、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等。貨品的產品使用合格證標注的是深圳一家家居公司。
在經過線上維權無果后,張先生把賣家起訴至法院,他認為網購的高低床沒有廠名、生產廠址和國家強制性生產執行標準。
經法院審理后判定,張先生購買的高低床,被告宣傳選材于進口樟子松木,但實際物品與宣傳不符,也未提供原產地原材料證明,所以應認定為虛假宣傳。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賣家的行為屬于商業欺詐,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在銷售涉案產品的過程中被告公司承諾“假一賠五”,應履行承諾。張先生要求按照所購買涉案物品的五倍請求賠償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
省室內裝飾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能取證,消費者不要有‘自認倒霉’的心理,而應和商家、電商平臺投訴,留下證據,如不能滿意解決要及時起訴。”
D 關注物流別吃啞巴虧
如果是購買衛浴柜、燈飾等大件商品時,一般賣家發貨都不會打包一個包裹發出,而是分開多個包裹。因此,消費者在收到家具前,要與商家聯系并問清楚有多少個包裹,而且在收到貨物后別急著拆包,應先檢查外包裝是否無損,因為物流運輸對家具的損傷特別普遍,外包裝損傷了的,一定要跟商家聯系并做出拒收或異常簽收。
如果是價格較高且較大的家居產品,消費者一定要當著快遞員或安裝師傅的面拆開包裝,仔細檢查。看商品外觀是否有劃傷、刮花、破損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聯系商家進行協商處理。
在工人安裝完畢后也需要驗收家具的使用情況是否有異常,比如:柜門的開啟有異響,或者抽拉不順暢等都屬于家具質量存在異常,這些均不屬于工人的安裝服務問題,質量問題應該第一時間與商家聯系。
在下單時,如果購買的是易碎品、易磕碰壞的產品,比如玻璃、陶瓷制品,而家具和地板等商品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碰撞也很容易導致損壞,因此,與家居建材網購糾紛息息相關的就是物流引起的問題。網購家居建材產品,運費險最好不要省,也必須在購買時確認是否送貨上門,是否提供安裝服務以及如何收費等細節。如果需要退貨,并且符合相關的退貨條件,在退貨時的包裝也要完好,包裝前最好拍照留證是否商品無缺損并發給商家確認,一旦退貨物流運輸過程中產生損壞,就能及時提供證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