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廣度、力度、深度都大大增加了。”在12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網”)體改辦主任楊新法如是描述下一步的混改。
據介紹,在前期增量配電、交易機構和抽水蓄能電站等領域探索的基礎上,國網將混改試點擴大到特高壓直流工程、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信息通信、通航業務等領域,還將推進裝備制造企業分板塊整體上市,而金融領域的混改也將從英大信托擴展到全部業務。
與此同時,在上述開放領域,混改層次將從以前的三級及以下單位提高到二級單位層面,合作也將進一步深化,宜控則控、宜參則參,采取多種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今年已經取消了外資投資電網的負面清單,“盡管現在還沒有引進外資的實例,但已完全可以,具體操作需要按有關要求履行程序。”楊新法稱。
國網財務部主任馮來法介紹說,首次在特高壓這一核心業務領域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積極引入追求長期回報及協同合作的保險、大型產業基金以及送受端地方政府所屬投資平臺等社會資本參股,可以說兼具財務投資與戰略投資屬性,以合資組建項目公司方式投資運營新建特高壓直流工程。“只要理念契合,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我們都歡迎”。
綜合能源服務領域開放合作力度也將加大。國網營銷部副主任唐文升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網在26個省公司組建了專門從事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部分省成立了地市分支機構。他表示,國網將選擇信譽好、有實力、互補性強的社會主體和能源服務企業進行合作,開展混改試點。
此次國網開放的產業領域還有電動汽車、信息通信、通航業務等。“加快推進不同層級電動汽車業務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入汽車主機廠、出行服務商、交通物流企業、互聯網公司等產業投資者。”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闕詩豐稱。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總會計師、黨委委員梅仉和介紹說,信通產業集團聚焦智能芯片、位置服務等領域,擬通過合資合作、優質資產上市等方式,積極研究引入非國有資本。
而通航公司則擬引入國際一流航空電力作業企業、國內外一流通航運營企業等相關投資方,在通航運營、帶電作業、電網基建施工等業務領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此外,國網將立足裝備制造企業功能定位和核心業務,通過IPO、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非公開發行股份、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積極推進整體上市。
備受關注的增量配電改革試點方面,截至目前,全國共批復3批試點項目,累計320個,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256個,已確定業主87個,完成公司組建51個,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24個,實現并網34個,15個試點項目開展了配售電業務。其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參與了47個項目,已引入民營資本36家。
國網發展部副主任趙洪磊建議,增量配電改革試點應在政府統一規劃下開展,加強試點項目前期論證,拓展增量配電業務新模式新業態,建立增量配電改革評估機制。(記者 王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