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沒幾天了,今年的中元節是在8月15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四。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中元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是很受重視的。在農夫的老家衡陽這邊,中元節是和清明節一樣受重視的。近些年很多人外出打工,有些是常年在外面打工,過年了也不回來,可是在中元節前夕會趕回來,就是為了祭祀去世的親人們。在民間關于中元節的禁忌也是比較多的,那“七月半”是什么意思?在中元節的晚上可以出門嗎?
關于中元節的起源,其歷史相當悠久了,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秋日祭”。在最初的時候,中元節只是一個表示豐收和緬懷先人的日子。史料記載在上古時期,每年到了農歷七月半這天都會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這個習俗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還記得小時候,村里人沒有外出打工,家家戶戶都在村里種田種地,而到了農歷七月半了,就會把收獲的農作物來祭祀。其中在民間也把它稱之為“嘗新”,就是把所收獲的新米來祭祖,并且向祖先報告當年的秋成。因此,中元節和清明節一樣,都是追懷先人的一種傳統節日。
有些人不太清楚“七月半”是什么意思,其實七月半就是指中元節,只是不同的叫法而已。在農村里很多的老人都常說七月半,或者是鬼節。但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則多數是說中元節了,其和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在農村里中元節的禁忌也是比較多的,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以下幾條。其中第一條就是在中元節這天晚上盡量不要出門,尤其是不能帶小孩子出門。記得小時候父母常叮囑說中元節這天的衣物也不能在外面過夜。其實這個也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在外面過夜,蚊蟲比較多,它們可能在衣物上產卵。另外一方面就是到了中元節,晚上的時候露水已經很重,天黑了以后衣物容易受潮,這樣穿在身上對身體不適。
至于農村老人說中元節這天不能出門,這個是沒什么道理的,一般祭祀活動就是在晚上進行的,不出門那怎么祭祀祖先呢?但是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又有點道理的,因為中元節的這些傳統習俗都是在晚上進行的,到處會燃放鞭炮,人膽子小就容易受到驚嚇。再加上這個期間晚上溫度比較寒涼,如果太晚還在室外活動,人很容易感冒著涼的,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中元節這天晚上盡量不要太晚了還在外面溜達。
第二條就是不要在非特定場合燒冥紙,中元節這天都會燃燒冥紙、燃放鞭炮的,這個一般都是在路口進行。而在燃燒冥紙的時候就要注意要在特定場合、指定地點進行,并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的。同時燃燒以后,一定要等到火徹底熄滅了才能離開。
第三條就是不能偷吃祭品,小孩子可能因為貪玩會這樣做,但是讓大人看到了就會罵人的。因為這些祭品都是給過世的親人們準備的,有人偷吃了就是對他們的不尊敬。還有最后一條,那就是忌亂踩冥紙,冥紙都是燒給過世的親人們的,其和祭品一樣都是忌亂踩的。
中元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其是為了緬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在民間的這些禁忌有些看起來是有點迷信的色彩,但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年輕人有些可能是百無禁忌了,但是老輩人還是很看重的。正所謂入鄉隨俗,傳統文化習俗還說有必要傳承下去的。在你的家鄉,中元節還有哪些禁忌呢?歡迎大家補充!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
關鍵詞: 中元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