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試點擴圍將給醫藥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負責人:從試點擴圍結果來看,企業參與積極性較高,77家企業參加申報,45家企業擬中選,中選率超過50%,擬中選企業數量和擬中選價格水平整體符合預期。總的來看,試點擴圍將給醫藥行業帶來以下幾方面影響:一是促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試點擴圍堅持將“一致性評價”作為仿制藥參加集中帶量采購的入圍標準,允許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公平競爭,并對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將市場容量騰出給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促進企業加快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引導產品結構升級。二是改善醫藥行業生態。試點擴圍堅持量價掛鉤、保證使用、及時回款,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改進藥品購銷模式,減少企業公關、銷售及壓款等交易成本,引導醫生和患者理性用藥,凈化醫藥流通環境,改善醫藥行業生態。三是推動行業規模化發展。試點擴圍后,25個藥品帶量采購將覆蓋全國所有地區,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產能供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將有利于推進行業優化重組,逐步改變行業規模偏小、品質偏低的局面,推動行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
記者:試點擴圍推向全國后,如何保證中選藥品的供應和質量?
負責人:一是允許每個品種多家中標,擴大藥品供應來源,對于中選企業不足3家的品種,適當降低約定采購量比例,減少供應風險。二是要求生產企業按照采購協議足量供貨,建立企業應急儲備、庫存和產能報告制度,落實生產企業自主選定配送企業,通過協議規范配送行為,確保供應穩定。三是夯實中選企業的供應保障責任,明確中選企業是保障質量和供應的第一責任人,并規定中選企業出現質量和供應問題應承擔的責任。
在結果執行中,有關部門將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選藥品的質量:一是督促中選企業落實藥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原輔料質量控制,嚴控源頭質量風險,嚴格按批準的處方工藝組織生產,加快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二是加強對中選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質量監管,提高抽檢頻次,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加大違法違規企業追責力度。
記者:如何確保患者用得上中選藥品?
負責人:確保中選藥品進入醫院并得到優先使用,使群眾真正享受到改革紅利,這是試點擴圍成敗的關鍵。醫療保障部門將會同衛生健康部門健全公立醫院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中選結果兌現保駕護航。
從醫療保障部門角度,將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將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明確違約責任及處理方式。二是出臺支付標準政策。明確醫保對同一通用名不同商品名的藥品,按相同支付標準支付,引導參保人合理用藥。三是加強對中選藥品和未中選藥品采購使用的監測監控,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四是對因規范使用中選品種而減少醫保基金支出的醫院,當年度醫保總額預算額度不做調減,醫療服務收支形成結余的按要求統籌用于人員薪酬支出,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五是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中選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
關鍵詞: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