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西太平洋上的多臺風胚胎混戰的情況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對于我國來說,南海和菲律賓以東的數個臺風胚胎已經先后生成了13號臺風玲玲和14號劍魚。9月3日上午的風云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云圖上可見,位于我國臺灣以東的臺風13號玲玲還在迅速發展,風眼都已經打開,而位于中南半島附近的14號臺風劍魚則已經似乎找不到它的中心在哪里,只在中南半島和南海上有一連串混亂的散云。
9月3日下午,由于臺風劍魚的發展不如預期,中央氣象臺和日本氣象廳等多家專業氣象機構已經降格其為熱帶低壓,中央氣象臺今天凌晨更是宣布,由于臺風劍魚風力進一步減弱,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對其停止編號,這意味著臺風劍魚正式“死亡”。
臺風劍魚的發展過程可謂相當坎坷波折,甚至是出現了“死而復生”和“雙黃蛋”的多種混亂局面——之所以說它死而復生,是因為它的前身在連續登陸海南和越南后,日本氣象廳才宣布升級其為14號臺風劍魚。按照日本氣象廳的定位,其命名時是其實是在越南陸地上誕生的,一般來說登陸后的臺風基本都是宣告死亡,但劍魚卻在陸地上生成,非常的少見。
而雙黃蛋則是因為它東邊的南海上還有一個臺風胚胎94W,兩個系統間發生了一系列混亂的相互作用,使得臺風劍魚不僅移動速度緩慢,而且中心也非常不明確。
關鍵詞: 臺風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