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巴中一女教師墜亡案引發網友關注,關注的點都在于,警方不予立案,隨著輿論的發酵,女教師生前錄音曝光疑似遭丈夫家暴,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川巴中一26歲音樂女教師何某,在自家小區14樓的樓道窗口跳下后身亡,因事發前,曾與丈夫陳某某發生互毆,警方認定為“自殺”不予立案,引發關注。11月4日下午,死者的丈夫回應記者稱,自己是清白的,也未有家暴行為。
有關于何某家屬的指控,何某丈夫稱,自己十分悲痛,沒睡過安穩覺。
11月5日丈夫陳某8000字文稿回應相關質疑:老婆身上沒淤青,日常素顏視頻為證;修補牙齒是醉酒后摔倒磕掉的;身為舞蹈老師常年短褲短袖正常上課,網傳打斷肋骨是造謠;腿上淤青是一次酒后要跳樓拉扯所致;閨蜜之間談話提到家暴是吵架后情緒發泄;其本人接受了警方測謊證明清白。墜亡女教師丈夫接受測謊
26歲女教師何洋從自家小區14樓墜亡,墜樓前曾與丈夫陳某某發生肢體沖突。近日,這起悲劇引發媒體輪番聚焦,從陳某某的家暴嫌疑,到當地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通報,都引來全國輿論的質疑。
▲何某
11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巴中墜亡女教師何某父親處獲得消息,巴中女教師何某墜亡一案,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11月1日發出不予立案通知書。通知書稱,該局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之規定,決定不予立案。通知書還表示,如不服本決定,可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七日內,向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申請復議。隨后,紅星新聞記者向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確認,該不予立案通知書系該局所發。
據死者何某的父親回憶事情的經過,2019年8月28日凌晨,26歲女兒何某在自己居住的巴中城區置信逸都小區高樓墜落身亡。事發之后,他和家人趕到現場詢問情況后知曉,事發前,女兒和女婿陳某兩人沒有在一起,女兒在請學校的同事吃飯,女婿和朋友也在外面喝酒。何某吃完飯后,來到女婿陳某處,與其朋友一起喝酒后,兩人一起牽著狗回家。不久,何某墜樓。
何某的好友從廣安等地趕往巴中,何某父親才得知女兒生前曾多次遭遇家暴。而此前,他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每次家暴之后,女兒都會向好友傾訴,并沒有告訴家人。
何某在廣安的好友何某某介紹,在今年6月自己懷孕期間,何某在微信上告訴自己她被老公打了,原因是何某在喂家中的狗后發生了嘔吐,脖子和大腿多處烏青。何某的父親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家里本來就不同意這門婚事,因為陳某一直看不起何某家庭,在何某的堅持下兩人才結婚。婚后,家人與其很少來往。自己每次問何某婚后生活怎么樣,她都說“很好,不要你們操心”。
事發后,紅星新聞記者曾聯系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民警表示案件還在調查中。記者多次聯系何某丈夫,電話一直關機。11月1日,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發出《不予立案通知書》。對于這份不予立案通知書,何某父親表示不服,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下一步將按照正規程序向上一級部門反映情況。”
何某父親介紹,自己在警方處看到小區的監控錄像,顯示兩人牽扯狗在進入大門之后還正常,但在進入電梯之后,電梯內的監控視頻顯示,陳某在電梯內將何某的牙齒打掉,中途電梯門打開,狗跑出電梯,陳某追狗,女兒何某一人繼續乘坐電梯回家,在何某回家后再次走到電梯門口準備下樓,門打開時,正好遇見陳某找狗回來,隨后陳某將何某拉離電梯門口。
10余分鐘后,何某從家門口樓道窗戶墜樓死亡。隨后,警方趕到現場介入調查此事。
四川巴中的何女士至今不愿相信,26歲的侄女會墜樓身亡。談起侄女遭遇的多次家暴,何女士泣不成聲:孩子太懂事了,不想讓我們為她擔心,即使一顆牙齒被丈夫打掉,她也騙我們說,是自己騎電動車摔的。
每月給奶奶寄200元今年8月28日凌晨2時許,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的何女士接到侄女婿陳某某的電話,妻子何洋從14樓墜亡。“趕到現場時,侄女已經被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抬上車。我和丈夫淚如泉涌,不相信和我們相處26年的何洋就這樣離開了。”回憶起當晚,何女士哽咽不已。何洋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人,1993年出生。“娃娃善良懂事,溫柔體貼,開朗大方,多才多藝,在家人眼里一直非常優秀。”何女士稱,由于在城里上學,加之2017年何洋的母親因病去世,何洋大多時間和她一起生活,感情深厚。何洋從小喜歡音樂、舞蹈,2012年考入宜賓學院,專業是聲樂,主修美聲。
侄女乖巧可愛,一直是爺爺奶奶眼里的孝順孫女。”何女士稱,工作后,何洋每個月給奶奶匯200元,但奶奶一直沒舍得花,直到她2018年出嫁,奶奶用這些錢給她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男方比女孩大8歲女孩家人反對兩人交往2016年7月,何洋大學畢業,應聘到巴中市某國際小學任音樂老師,和老師學生相處得很好,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2017年10月,何洋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陳某某。“她們是自由戀愛,陳某某是巴中市恩陽區某中學音樂老師。”何女士說,陳某某在專業方面很優秀,多次到侄女所在的學校帶課、排練,兩人就這樣認識了。“我們一家人對他們兩人的戀情并不看好,甚至極力反對。”
何女士解釋,一是因為陳某某比侄女大8歲,他們擔心兩人有代溝,二是他們覺得陳某某說話做事不顧及他人感受,目中無人。何女士至今記得,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時,丈夫蔡先生表達了對兩個孩子的祝福,同時對陳某某提出一些希望。“丈夫的話還沒說完,陳某某就表現得很不耐煩,既而打斷講話讓侄女給大家敬酒。雙方家長當時特別尷尬。”即使是這樣,在侄女的堅持下,兩人還是于2018年5月結婚了。侄女說,為了陳某某,她甘愿付出,默默陪伴,愿意用包容、原諒、理解。
何女士說,現在看來,侄女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從侄女閨蜜處獲悉,結婚后,侄女和陳某某經常為了一些瑣事爭吵,甚至大打出手。侄女怕他們擔心,一直沒有告訴他們遭遇家暴的事。今年3月的一天,兩人因為瑣事再次打了起來。3月3日那天,她的牙齒被丈夫打掉,用口罩遮住上班,同事問起來,她說騎摩托車摔掉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往往一個人悄悄承受何女士說,今年6月的一天,侄女給她打電話,說陳某某欺負她。事后,她看了侄女閨蜜朋友圈發的照片,才知道侄女胳膊被打得一片淤青。何女士說,她特別后悔,“我當時就應該勸侄女和他離婚,就不會有后面的噩夢。”
何洋的閨蜜李女士稱,何洋婚后曾給她透露,陳某某對她態度不好,很冷漠,她沒有感受到丈夫的關心與溫暖,兩人經常吵架甚至打架。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往往一個人悄悄承受。何女士介紹,侄女出事當晚曾和同事聚餐。晚十時許,陳某某給侄女打電話,讓她去某酒吧陪他的朋友喝酒。次日凌晨(8月28日)1時許兩人回家。她們從警方提供的視頻看到,回家路上,侄女和陳某某就有吵鬧、推搡行為。一進電梯,兩人發生了激烈地打斗,陳某用拳頭不斷擊打侄女的胸部、臉部,直至何洋剛剛補的新牙被打掉……說到這里,何女士泣不成聲。由于出電梯后沒有視頻,侄女到底是怎么墜樓的,還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陳某某稱他在現場,但老婆跳樓他沒看見,后來又聲稱拉了沒拉住。
何女士事后在現場看到,侄女墜樓的樓梯間窗戶距地面有一米多高,窗戶上還安裝了一半的鋼筋。這么高的窗戶,而侄女只有1.56米。何女士介紹,事發后,巴州市公安分局對陳某某進行了調查,但很快就放人了。警方給他們的口頭通知是:初步排除刑事案件。“我們在等警方的書面通知,然后決定下一步的打算。”“何洋的爺爺奶奶80多歲了,他們已經知道孫女離世的消息,老人這幾天一直痛不欲生。”何女士說:“侄女在世時,很喜歡舞臺,不管在什么地方,在哪個舞臺,她都是一個亮點,報道用真名,是我幫侄女完成夢想,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何女士說。
墜樓教師生前錄音曝光
四川巴州26歲女教師何某墜樓身亡,何某丈夫接受媒體采訪否認家暴。不過女教師閨蜜向@時間視頻 提供的一段語音聊天中,何某稱丈夫“把我按在地上,踩我頭發、掐我脖子,我當時有想死的沖動。”何某還稱,明明他錯了,把所有事情賴自己身上,受夠了!
疑點重
重
雖然何某的丈夫聲稱自己是清白的,但事件卻疑點重重。
①首先是何某丈夫所說的自己沒有家暴行為,然而從最新出的何某生前與閨蜜的語音中,何某表示自己經常遭到丈夫的家暴,被按在地上踩頭發掐脖子,何某甚至表示有想死的沖動。何某還稱,明明是他做錯了,卻把所有的事情賴在自己身上,受夠了。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何某的描述與丈夫的說法截然不同,所以,二人到底是誰在說謊?到底有沒有家暴這回事?個人感覺,何某并沒有理由冤枉丈夫。
②其次,網上流傳了許多何某傷痕累累的照片,仿佛側面印證了何某丈夫的家暴行為。但何某丈夫卻說,傷痕不是自己打的。那何某身上的傷痕又是從何而來的?
陳某曾說,是2019年6月自己阻止何某跳樓拉扯所致。那是什么樣的生活才讓何某寧愿死也不愿活下去?一個在家人朋友眼中活潑開朗外向的女生,怎么會想不開尋死?這也是疑點之一。
③而且,何某的丈夫聲稱自己很傷心,差點自殺。按照他的說法,他應該很愛自己的妻子,夫妻兩的關系應該很和睦。
但,在何某墜樓到保安報警的20分鐘里,何某的丈夫卻沒有任何作為。下樓后沒有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施救,也沒有撥打120急救,或是110報警,甚至報警都是保安發現后撥打的電話。
就算何某真的是自殺,身為一個丈夫,在妻子做出如此舉動的時候,難道不應阻止?阻止不了也該看看是否能挽救,這才是作為一個丈夫在面對妻子突然跳樓應該有的反應吧?
總之,這種種的疑點都讓人無法相信何某丈夫所說的清白,沒有家暴。
事實上,撇開案情,就以“踩我頭發、掐我脖子”的行為來講,就足以定性“家暴”的存在。由此而言,女教師和丈夫在墜樓前的“互毆”,就變得不再那么“單純”。所以,作為女教師家屬來講,對案情有質疑,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作為案情的考量,即便“家暴”真的存在,也不見得,就是女教師墜亡的“直接原因”。但是,作為“間接的推動”,可以成為案情走向的一個“基本參考”。因為,對于頻繁的夫妻爭執,本質上說明,婚姻的基本結構已經失衡。所以,即便是“自殺身亡”的情況,也應該找尋悲劇的根本性推動。
可惜的是,在國內的婚姻秩序中,“家暴”(言語,肢體等)歷來都隱性發作。甚至,只有婚姻徹底解體后,才會被晾曬出來,作為爭奪孩子或家產的一種潛在資本。一般來講,“家暴的受害者”多是女性,這一點應該毋庸置疑。
但是,因“家暴”多發生于個體居室之中,除卻受害者自己發聲反抗,旁人也都無法介入。甚至,在“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序列里,就算報警后,也難以進行絕對性的懲治。除非,作為受害者自己就不打算過下去,才能將“家暴行為”作為一種爭取利益的支撐,要不然,“輕微的家暴”,只能被淹沒在含糊不清的世俗瑣碎之中。
然而,在看待四川巴中26歲女教師墜樓事件,還是應該從兩個大地層面去看。首先,要搞清楚,墜亡的直接觸發原因;其次,要搞清楚“家暴”是否存在,并且是否與女教師墜亡有關聯。要不然,很容易陷入裹挾困境,道德上很熱切,法理上難介入。
因為,在婚姻中,對于一個人的“自殺”,終究要從兩方面考量。其一,“家暴”的侵擾,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邏輯本就有些荒唐;其二,關乎婚姻,“有分有合”這本應該存在。所以,對于因婚戀就自殺的人,其實,多是婚戀認知不夠清晰。
尤其,在我們的主流婚戀秩序中,總把“從一而終”,“白頭偕老”當作一種婚姻信念。就好像,一旦出現婚姻離散,生命就潰敗一樣。這導致,很多人在婚姻坍塌后,總是很沮喪。有的甚至會走向“自我毀滅”。并且,這種認知,在當下的社會中,還是很濃重的。
由此而言,對于“家暴”的治理,是應該從道德秩序中解放出來,依靠嚴謹的法理秩序,進行具體的裁決。并且,對于女性受害者來講,要從認知上給予更多的幫助,讓她們明白,自己有權利反抗“家暴”。因為,絕大多數“被家暴”的女性,從認知上,就對自己是“物化”的。
而“物化”本身,其實就是沒有把自己當人。這種情況下,遇到一個“人渣”,自然就會雪上加霜。所以,對于女性來講,無論是談戀愛,還是結婚,請先把自己當人,要不然,很容易在女性相對弱勢的大環境里,被不公平的對待。
并且,還要清楚一點,自己被“家暴”的事情:“說出來不丟人”。一個人,如果自己被欺負的時候,還默不作聲,才是真正的丟人。甚至,可能“丟命”。因為,在“家暴”中致死的女性,已經不在少數。這著實值得深思。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家暴案件,讓社會大眾對家庭關系、家暴問題逐漸重視。正所謂,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面對家暴,如果不及時止損,最終的后果將是沉重的。
面對家暴,不少人可能會選擇忍耐。有的是為了孩子,覺得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也有人是因為父母不同意離婚,這樣將女兒留在虎爪的父母不配稱為父母;還有些人,總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相信ta說的沒有下一次。
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十足的傻瓜。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一昧地縱容忍耐只會讓家暴者更加肆無忌憚。面對這樣的情況,被家暴者該做的,是留下證據,訴至法庭或是私下解決,果斷離婚,拖拖拉拉只會讓自己受傷更深。
關鍵詞: 四川女教師墜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