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29日報道據網友爆料,今日中午,位于成都的西華大學學校二食堂廚房著火,煙霧中學生們端著飯碗有序離開。隨后中午12點28分,西華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學校二食堂煙道著火,師生現已全部疏散,目前無財產損失和人員受傷。學校領導、黨政辦、后勤管理處、后勤服務總公司、保衛處都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理。消防車、校醫院醫生都全部到位,請西瓜籽們不要慌亂,一切都在西西控制之中。”
記者從網友爆料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該食堂內的廚房操作間現場濃煙滾滾,火光沖天,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努力滅火。食廳內的同學見此情景沒有慌亂,大部分同學都端著飯碗有序地往外撤離,有的同學更是非常淡定,坐著一邊觀察,一邊繼續吃飯,還有的同學吃完才離開。
同學們面對火情的淡定立即引來了網友的調侃。有網友說:“二食堂煙道著火,淡定淡定飯碗不能丟。”
@網友昕來東風:下午就把盤子給你還回來
@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whd:哈哈哈 臨危不亂 絕不剩飯
@AngelNana小太陽:上一次上熱搜還是王力宏來了,這一次是因為二食堂著火了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驚訝于學生們的鎮定自若。
各地消防部門表示,有序逃生還是值得肯定的,并指出廚房需要定期清理煙道防范火災。
面對火情,臨危不亂、有序撤離是正確的,不過,在無法預知火災發展勢頭的情況下,遇險人員還是應該盡快疏散,把握時機逃生。
延伸閱讀:
滅火器材都有什么?
(1)常見的簡易滅火器材
人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些物質可以作為簡易滅火器材用于火災撲救,常用的主要有黃沙、泥土、水泥粉、石灰粉、鍋蓋、濕棉被、濕麻袋以及盛裝水的簡易容器,如水桶、水壺等。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東西以外,在初起火災發生時凡是能夠用于撲滅火災的所有工具(如掃帚、拖把、衣服、拖鞋、手套等)都可稱為簡易滅火器材。
(2)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①要根據燃燒物質的種類來正確選擇簡易滅火器材。一般易燃固體物質(如木材、紙張、布片等)初起火災,可用水、濕棉被等撲救;易燃、可燃液體(如汽油、酒精、苯、瀝青、食油等)初起火災撲救,要根據其燃燒時的狀態來確定簡易滅火器材,當液體燃燒時局限在容器內,如油鍋、油桶、油盤著火,可用鍋蓋、濕棉被、濕麻袋等滅火,不宜用黃砂、爐渣等撲救,以免燃燒液體溢出造成流淌火災,對于流淌液體火災,可用黃砂、泥土、爐渣、水泥粉、石灰粉筑堤并覆蓋滅火;可燃氣體(如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乙炔氣等)火災,在切斷氣源或明顯降低燃氣壓力的情況下方可用濕麻袋、濕棉被等滅火,但滅火后必須立即切斷氣源,如不能切斷氣源的,應在嚴密防護的情況下維護穩定燃燒;遇濕燃燒物品(如金屬鉀、鈉等)火災,由于這類物品遇水能強烈反應,能引起著火爆炸,因此只能用干燥的砂土、泥土、水泥粉、爐渣、石灰粉等撲救,但滅火后必須及時回收,按要求盛裝在密閉容器內;自燃物品(如黃磷、硝化纖維、賽璐珞、油脂等)著火,因其在空氣中或遇潮濕空氣能自行氧化燃燒,所以用砂土、水泥粉、泥土、滬渣、石灰粉等滅火后,及時回收,按規定存放,防止復燃。
②要根據現場火勢大小來靈活選擇簡易滅火器材,當火勢較大時一般不宜采用簡易滅火器材,臉盆打水一般適合于火災面積不大,發展蔓延較慢的火災。
③要根據現場環境條件來選擇簡易滅火器材,要考慮能否撲滅火災以及火災對自身的威脅等因素。
(3)滅火器
①室外大風情況下使用,應選擇上風或側上風方向,這樣便于有效打擊火勢,同時也能保護自身不受火勢威脅。
②注意與火點保持適當距離,一般2~3m,以確保自身安全和滅火效果。
③拔去保險銷,按下鴨嘴壓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
④噴射時應注意將滅火器始終保持直立,切勿顛倒。
⑤火未撲滅,不得輕易放松壓把。
⑥控制火勢后,操作者應逐步向火點靠近滅火。
(4)室內消火栓
當火災發生后,現場的人員打開消火栓箱,連接水帶、水槍、消火栓栓口,按下消火栓箱內的啟泵按鈕,打開消火栓閥門,即可出水滅火。
(5)防煙面具
①打開包裝盒蓋,取出真空包裝袋。
②撕開真空包裝袋,拔掉過濾罐前后兩個罐塞。(若產品的外包裝盒為密封包裝,里面可能無真空包裝袋)。
③戴上頭罩,拉緊頭帶。
④選擇合適的路徑,果斷逃生。
關鍵詞: 西華大學食堂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