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年獻血7萬毫升的汪炎平昨日去世捐出遺體和角膜
“獻血大王”完成人生最后一次捐獻
昨日,同濟醫學院的醫生在取角膜前,向汪炎平的遺體默哀致敬
2016年11月5日,本報報道汪炎平事跡并呼吁幫助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曼英通訊員萬翠華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昨日下午3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解剖學系,暖冬的陽光繞過高樓樹葉,在地面留下斑駁光影。“獻血大王”汪炎平的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與他作最后的告別……
昨日早上7時,48歲的汪炎平在漢川一家福利院離世。盡管有些不舍,兒子汪金雷和家人仍決定,幫助汪炎平完成他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最后心愿。獻了十多年血后,汪炎平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捐獻。
一個信念11年無償獻血73600毫升
汪炎平1971年出生在漢川市分水鎮雞公洲村,是一名普通農民,與妻子育有一兒一女,靠務農、賣早點為生。個頭大、皮膚黝黑,個性豪爽,樂觀幽默,臉上總帶著笑容,是親朋好友們對汪炎平的普遍印象。因熱心公益,執著獻血,汪炎平成為村里、省里乃至全國有名的“獻血大王”。
汪炎平第一次獻血源于一次偶然。2005年7月,他到漢川城關走親戚,看到一家酒店門口有輛流動獻血車,他好奇地想知道自己的血型,便走了進去。經檢測,他的各項指標均合格。工作人員告訴他,獻血有利于身體新陳代謝,還可救死扶傷。一向熱心的汪炎平鼓起勇氣,人生中第一次獻血。
事后汪炎平發現,自己的身體并未發生異常,這讓他堅定了志愿獻血、幫助他人的信念。此后,他每半年獻一次全血,中間還穿插獻成分血。11年間,他無償獻血合計73600毫升,相當于15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
慢慢地,汪炎平獻血的事跡廣為流傳,他因此榮獲2006-200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央視2014年度三農人物,“獻血大王”享譽全國。
一腔熱忱帶動300多村民無償獻血
“我覺得,我一個人獻N次血,不如N個人獻一次血。”汪炎平曾在一次公開發言中說。出名后,他深感個人力量有限,開始嘗試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帶動身邊的人去參與到無償獻血中。
幾次宣傳后,汪炎平開始明白,與他一開始獻血時一樣,同村的鄉親對獻血并不了解,很多人擔心傷害身體。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一有機會,汪炎平就宣傳無償獻血的好處。孝感市中心血站每次到分水鎮以及周邊舉辦無償獻血宣傳活動,汪炎平都會穿著志愿者服裝,向村民們發放宣傳資料、現身說法。
同時,汪炎平還花錢在摩托車上焊制一塊鐵牌,上面寫著“我獻血,我快樂,我健康”,還在鐵牌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電話。他將從血站拿來的宣傳單,放在摩托車的后備箱里,見人就發。
汪炎平的付出沒有白費,在他的宣傳和感召下,雞公洲村共有200多名村民多次參加無償獻血,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無償獻血第一村”。周邊村的100多位村民,也先后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汪炎平的妻子和兒女都為他感到驕傲,也紛紛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里來。
2010年10月1日,是汪炎平的女兒汪玉芬18歲的生日。這一天,她跟著父親去孝感市中心血站獻血,記錄這個瞬間的照片里,父女倆都笑得很開心。
一次意外摔成高位截癱無法自理
令人唏噓的是,命運似乎并未特別眷顧這個充滿愛心善心的家庭。2016年10月底,汪炎平意外摔傷頸椎造成高位截癱,生活完全無法自理(本報當時報道了此事,并為他募捐)。今年6月22日,一直照顧他的妻子龔小紅又突發腦梗中風,和他一起住進了漢川市人民醫院。
“醫療費用的壓力,對自己狀況的自責,以及害怕拖累家人,讓他一度想要放棄。還好有很多好心人幫助扶持,他慢慢堅持了下來。”作為汪炎平的摯友,孝感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隊長魯鋒介紹,省市紅十字會、全省十幾家采供血機構、孝感市文明辦都曾捐款幫扶,總計金額數十萬元。
2018年1月,孝感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甚至專門成立“關愛汪炎平行動組”,五十余名志愿者先后加入微信群,每月堅持捐助;一些愛心基金項目,每月也會進行資助。
汪炎平的妻子腦梗偏癱后,這個關愛群人數增到137人,包括無償獻血志愿者、血站工作人員、漢川市人民醫院部分醫務人員等,大家每月都捐款。“大家你20元,我50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他。”魯鋒介紹,一年多里,他們每月送去捐款千余元給汪炎平補貼醫療費,并選派志愿者代表前往漢川看望和鼓勵他。
在大家的幫扶與鼓舞下,汪炎平和家人也感受到了溫暖與力量。“謝謝你們,這么長時間一直在惦記幫助著我,謝謝……”汪炎平曾對志愿者說,自己會積極應對病情,希望有朝一日還可以再次回報社會。
一生夙愿離世后捐出遺體和角膜
但不幸還是發生了。昨日早上7時,汪炎平的兒子汪金雷接到福利院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父親突然過世的消息。
“人走得很快,也很安詳,算是一點安慰。”汪金雷說,3年來父親過得很辛苦,作為一個性格要強的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這幾乎拿走了他的全部尊嚴。父親曾多次希望自己立馬變好,在一次次不切實際的嘗試落空的同時,也承受了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絕望。而母親中風后,父親曾表達出自責的想法,與家人商量后,最終決定不再住在醫院,前段時間轉去福利院養病。
接到父親過世的電話,汪金雷為自己最終同意父親去福利院而感到愧疚。盡管3年來,為了在醫院照顧父親,他和姐姐都不敢出遠門;盡管母親生病后的近半年,他在工作之余一邊照顧父親吃喝拉撒,同時幫助母親做康復鍛煉;盡管在親友看來,為了支撐這個家,他也過得很不容易。
昨日汪金雷還得知,2015年4月,父親就帶著母親一起去漢川市紅十字會做了遺體捐獻登記,志愿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老家講究入土為安,我多少有些不忍心,但還是決定尊重父親。”汪金雷說,偶爾他也會抱怨,父親太過熱心獻血、熱心公益,忽略了家人。但骨子里他和父親一樣,都是愛幫助他人的人,每當看到有獻血的地方,他也會毫不猶豫上前。遺體捐獻是父親多年的夙愿,他決定幫助父親完成。
昨日下午3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解剖學系一樓,親友們一一完成遺體告別后,汪炎平完成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至少兩名患者將因此重見光明。”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工作人員明維表示。
關鍵詞: 湖北獻血大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