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超長待機”的寒假后,全省高三、初三昨天正式復學,其他學段年級將于4月20日后陸續復學。
復學將至。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莫過于如何做好孩子的防疫工作。
在兒科醫生眼中,伴隨著開學季而來的,同樣需要各位學生家長提高警惕!
心浮氣躁動不動就發脾氣,莫名其妙頭痛、腹瀉、精神萎靡……你家孩子是否也有這些癥狀?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主任章殷捷醫師提醒:治療“開學病”,做好開學前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醫生,孩子有點咳嗽,還有點發熱,麻煩您看看。”一天夜晚,陳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來到兒科看病。經過檢查,孩子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陳女士告訴章主任,就在上個周末,她帶著兒子出去踏青,對降溫實在是預估不足,兒子只穿了一件毛衣和外套,冷得直哆嗦,回家以后就出現發熱和咳嗽的癥狀。于是,陳女士匆匆帶著兒子趕到了醫院。
“快要開學了,這時候感冒發燒,太揪心了。”陳女士說,幸好沒有什么大問題,但以后還是要多注意和小心。
“每年開學季,門診里這樣的病例不少。”章主任說,有的是急性胃腸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發作和外傷等身體上的疾病,有的則是脾氣暴躁、異常叛逆的心理問題,還有一些肥胖、近視等“假期病”,家長們尤其要引起重視。
“尤其是今年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疫情帶來的心理負擔,長時間的不規律生活和天氣溫差較大變化,孩子因開學引發的各種身心癥狀可能更加明顯。”章主任建議,給孩子一些身體和心理適應時間,切忌“急剎車”。
有研究表明,從放假到緊張學習,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需要有二十一天的適應轉變期。因此,開學的這段日子是關鍵期。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飲食、睡眠、鍛煉等生活規律回歸正常,這樣才能以更健康的身體、更充沛的精力上課學習。
1、調整生物鐘,盡量早睡早起,逐步與學校正常上課時間同步。
2、準備一張紙和一支筆,列出新學期計劃和最近兩天需要做的事,以此讓學生提前靜靜心。
3、讓孩子有意識地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適當增加戶外鍛煉時間。
4、不給孩子太高的目標性壓力。尤其是許多學校開學就面臨考試,不要給孩子太多分數要求。
5、面對開學前焦慮的孩子,建議家長多給孩子一些信心,除了欣賞和鼓勵的話語,可以和孩子一同準備開學“防疫”物品。
6、需要調整飲食結構,這段時間適當多吃一些健脾易消化的食物,喝一些營養粥,幫孩子增強脾胃的“抗壓能力”。如果出現胃腸道癥狀,及時就醫。
7、做一次視力檢查和肥胖自測。看東西出現模糊、重影的,體重指數(BMI)超標的學生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治療。
關鍵詞: 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