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時代周報記者 吳平 發自深圳
3月26日,停牌近3個月的外運發展(600270,股吧)(600270.SH)復牌交易,當日收盤漲幅為6.19%。這次緊急停牌始于1月2日,理由為與控股股東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合并方案并沒有讓市場等待太久。2月28日晚間,外運發展發布公告稱,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0598.HK)擬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外運發展。3月23日,公司發布了換股吸收合并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暨關聯交易預案摘要(修訂稿)。
“按照招商局的做事效率,估計4月底重組就能正式完成。”深圳某證券公司交運行業分析師張行(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重組完成后,中國外運將實現在A+H兩地市場上市,而站在中國外運背后的招商局,通過不斷吸收、合并,正拼裝出一個強大的物流帝國。
分享跨境電商紅利
外運發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當時,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成立了中國航空貨運代理公司,1999年,在這個公司基礎上,外運發展得以成立,并在2000年12月在A股上市。
由于歷史和傳承的原因,外運發展的強項業務就是國際快遞物流。
1986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與德國郵政敦豪DHL各出資50%,創辦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1999年,該公司股權被投入外運發展,成為外運發展子公司。
2010年,為進一步發展國際快遞業務,外運發展與ARAMEX共同投資設立中外合資公司—中外運安邁世,雙方各持股50%。
此后,外運發展繼續加大在國際快遞業務的投入,2011年在日本、德國建立自營的海外子公司,并與DHL續簽25年的合作協議,把中外運-敦豪合資企業延長到2036年;2013年進入跨境電商市場,增進與阿里巴巴的合作,2015年收購美國華運公司、美國華美航務公司,在美國建設自營子公司。
中外運-敦豪是外運發展的核心資產。2013年以來,中外運-敦豪每年給公司貢獻8億元左右的投資收益,占到公司凈利潤的80%以上。
在國際快遞市場,DHL等國際快遞四大巨頭占據了75%的市場份額。其中,DHL市場份額最高,其主要通過中外運-敦豪開展業務。根據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DHL擁有全中國最大的國際快遞服務網絡和6500名員工,覆蓋國內390個城市,市場占有率為37%。
2013年以來,跨境電商突然加速發展。根據阿里巴巴年報,其國際零售業務2013年僅為3.92億元,到了2016年已超過22億元。另據統計,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臺銷售份額,網易占比21.6%,阿里巴巴占比18.5%,唯品會占比16.3%,京東占比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