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震蕩調整后,5月份以來,具有防御性特征的行業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帶領股指上行的重要力量,其中,農林牧漁行業就大漲逾4個百分點,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前列。
個股方面,5月份以來,益生股份(002458,股吧)(27.68%)、民和股份(002234,股吧)(26.67%)、羅牛山(000735,股吧)(22.85%)、量子高科(300149,股吧)(18.66%)、圣農發展(002299,股吧)(13.68%)、正邦科技(002157,股吧)(11.28%)、佩蒂股份(11.15%)、溫氏股份(10.28%)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統計發現,5月份以來,29只農林牧漁行業內成份股獲大單資金追捧,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7.28億元。其中,15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雛鷹農牧(002477,股吧)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2193.48萬元,安琪酵母(600298,股吧)(9347.50萬元)、生物股份(8023.63萬元)、正邦科技(6824.90萬元)、民和股份(5446.65萬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5000萬元。
對于農業板塊近期良好的走勢,綜合機構觀點發現,農業板塊風險基本釋放,積極配置農業股已逐漸成為共識。包括國泰君安證券、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太平洋證券、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申萬宏源(000166,股吧)證券、中泰證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紛紛發布研報力挺農業股后市機會。
事實上,今年以來,農業板塊表現相對低迷,但是當前階段,正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政策端,利好政策不斷落地;價格端,底部已經顯現;估值端,存在修復需求;業績端,龍頭公司業績增速明顯。
首先,政策利好紛至沓來。5月7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模式提升行動方案》;此外,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決定開展2018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突出其產業融合、農戶帶動、技術集成等功能作用,打造現代農業建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5月9日,農業農村部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業產業化領域金融合作 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其次,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進入全球性復蘇通道。中泰證券指出,近期禽鏈中游開始出現產能淘汰及價格上漲現象,從大周期傳導及產能擴張逐步制約的角度來看,未來1年禽鏈景氣度有望持續向上,短期行情啟動的必要條件也得到滿足。5月份豬價維持弱勢震蕩,6月份預計價格有所反彈。與此同時,中信證券也表示,農產品價格進入全球性復蘇通道,國內種植產業鏈價格也已經觸底,尤其是玉米、水稻收購價連續下調之后,市場悲觀預期充分釋放。預計5月份至8月份,種植、養殖等兩個鏈條的農產品價格將迎來共振,當前時點,建議積極加大農業板塊配置。
第三,估值具備較大的安全邊際。數據顯示,截至昨日,36只農林牧漁行業內成份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新希望(13.43倍)、唐人神(002567,股吧)(15.51倍)、禾豐牧業(603609,股吧)(15.85倍)、溫氏股份(17.85倍)、天康生物(002100,股吧)(17.85倍)、中糧糖業(18.11倍)、大北農(002385,股吧)(18.34倍)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20倍。
第四,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部分子領域復蘇跡象明顯。一季報披露顯示,近六成農林牧漁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5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翻番,此外,截至目前,32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16家公司中報業績預喜,占比達五成。百洋股份(002696,股吧)、圣農發展、大康農業等3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翻番,分別為:270%、219.94%、131.20%。中信證券表示,龍頭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提升和行業空間提升的三重紅利剛剛處于釋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