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300498.SZ)正在現有的禽畜養殖業務之外需求新的增長點,該公司計劃與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管理公司(下稱廣東省農改基金)共同發起農業基金,同時還打算與關聯方共同增資旗下廣東溫氏乳業有限公司(下稱溫氏乳業)。
根據7月22日披露的公告,溫氏股份全資子公司溫氏投資計劃使用自有資金2.7億元,與廣東省農改基金共同作為普通合伙人,發起設立溫氏農業改革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下稱溫氏農業基金)。公告還稱,廣東省的一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廣東恒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將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對溫氏農業基金的投資。
溫氏股份在披露信息中預計,溫氏農業基金的總規模不超過10億元,其中第一期4億元,第二期6億元。第一期中,除溫氏投資拿出的2.7億元之外,廣東省農改基金將出資100萬元,恒建投資將出資1.29億元?;饘⑼顿Y于“大農業”,包括新型農業、農業服務、現代種業、農業設施裝備、綠色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范圍的成熟期股權項目及上市公司定增。
值得注意的是,溫氏股份在上述基金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根據公告,溫氏農業基金的投資決策委員會由5人組成,其中溫氏投資就占了4人,廣東省農改基金占1人。由于投資決策須經2/3以上委員同意(即4名委員同意),溫氏投資相當于拿到了溫氏農業基金的決策權。只不過,廣東省農改基金對項目投向和出資比具有一票否決權。
溫氏股份在去年12月曾計劃出資1億元,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設立廣東省農改基金。但是由于政策調整的原因,溫氏股份決定取消這一計劃。該公司在22日宣布設立溫氏農業基金的同時,公布了取消參與設立廣東省農改基金的消息。
溫氏股份在當日宣布的另一個消息是對溫氏乳業的增資。根據同樣在7月22日發布的公告,溫氏股份計劃與關聯方廣東筠誠投資控股股份公司(下稱筠誠控股)共同對溫氏乳業增資,其中溫氏股份出資5.85億元,筠誠控股出資1.05億元。
此前溫氏乳業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后,溫氏乳業注冊資本擴大至7億元,其中溫氏股份持股85%,筠誠控股持股15%,溫氏乳業由溫氏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轉為控股子公司。
與此同時,溫氏股份與筠誠控股計劃按照股權比例,向溫氏乳業提供不超過3.5億元借款,其中溫氏股份提供2.975億元,筠誠控股提供0.525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溫氏乳業總資產約5.38億元,總負債5.71億元,凈資產約-3,300萬元。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約6,541萬元,凈利潤為-606萬元左右。
增資和提供借款后,預計溫氏乳業資產負債狀況將得到改善,盈利狀況可能會慢慢好轉。
目前正值溫氏股份生豬養殖業務不振之際。由于豬價低迷傷及業績,溫氏股份可能希望在業務多元化方面有所進展。根據該公司最近公布的商品肉豬銷售簡報,該公司6月份銷售商品肉豬161.39萬頭,收入21.56億元,銷售均價11.58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6.23%、-11.6%、-15.16%。溫氏股份曾多次在投資者會議紀要中提及,自身生豬養殖成本約為12元/公斤。
溫氏股份7月11日公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8.5億-9.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7.52%-53.04%。該公司稱,報告期內,肉雞市場行情較好,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同比上漲58.16%,養雞業務盈利同比提升175.43%。
與此同時,盡管公司商品肉豬銷量同比增長15.44%,但第二季度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持續低迷,銷售價格跌幅較大,低價持續時間較長,溫氏股份商品肉豬銷售價格也同比下降了24.06%,養豬業務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小幅虧損。
去年年報顯示,溫氏股份養豬與養雞業務的收入比大約為2比1?,F在,由于養豬業務帶來的盈利有限,而肉雞市場行情良好,溫氏股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養雞業務支撐利潤。不過,除非溫氏股份的商品肉雞銷量能夠大幅增長,否則在單單依靠漲價的情況下,養雞業務提供的利潤終歸有限。
溫氏股份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一方面,業務多元化能幫助公司抵御生豬周期帶來的業績波動。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公司的盈利點,擴大利潤來源。(王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