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創業板即將迎來9周歲生日,在此一同回顧創業板9年來激動人心的時刻。
板塊市值放大26倍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啟動,首批上市28家公司,截至2018年9月28日,上市公司已達732家,占滬深兩市公司總數的約20%。總市值達到4.3萬億元,相比9年前增長了約26倍。
首發募資逾3700億元
由于市場波動,創業板每年上市公司數和首發募資金額也存在較大差異,2010年首發募資金額為歷年最高,達963億元;2017年發行公司數量最多,為141家。首發累計募資超過3700億元。
營收增幅達百倍
九年來,創業板營收從2009年的100多億元,上升至2017年底的10000多億元,增幅約100倍。歸母凈利潤從2009年的22.44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834.89億元,增幅約37倍。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亦保持穩步增長。
機構持倉維持高位
九年來,機構對創業板的投資出現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28日,機構投資者持有流通市值從2009年的32.15億元上升至9542億元,增幅超過350倍,
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從2009年的10.75%上升至35.52%。機構持股比例的上升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創業板發展的認可和對前景的信心。
板塊走勢跌宕起伏
九年來,創業板市盈率與指數走勢跌宕起伏,2012年最低時跌至30倍,2015年最高是突破150倍,經過一輪過山車,當前板塊市盈率再度回落到40倍附近。
7家公司漲幅超10倍
Wind統計顯示,截至9月28日,有7家公司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0倍,其中康泰生物和愛爾眼科漲幅近20倍。(后復權)
創業板大事記
伴隨著創業板的成長,有太多讓人銘記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