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徐一鳴
截至昨日收盤,滬深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1萬億元,為本周內第三次。市場人士指出,在量能逐漸放大,市場投資情緒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大宗交易也隨之活躍。《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本周以來,滬深兩市共計發生232筆大宗交易,涉及96家公司,共計成交股數高達5.71億股,成交總額為64.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涉及大宗交易的96只個股中,共有87只個股本周以來市場表現普遍良好,占比90.63%。其中,飛樂音響、赫美集團、漢得信息、天邦股份、駱駝股份、國脈科技、浙江仙通、唐人神、德展健康、康恩貝、奮達科技、金財互聯、吉艾科技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逾20%。
從本周大宗交易次數來看,截至昨日收盤,青島海爾期間累計發生大宗交易次數居于首位,高達47次,蘇州科達位居其次,期間累計發生大宗交易次數達17次,此外,長電科技(9次)、立訊精密 (8次)、康弘藥業(7次)、奮達科技(7次)、德邦股份(7次)等5只個股期間累計發生大宗交易次數均在7次及以上。
青島海爾期間合計發生47筆大宗交易,買方分別為機構專用席位、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資產管理部、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外大街證券營業部等,賣方均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香港中路證券營業部。其中機構專用席位和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資產管理部期間以折價率5.74%的價格16.27元進行多筆買入。
成交額方面,青島海爾期間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達148357.19萬元,立訊精密(91405.85萬元)、納思達(28311.48萬元)、 江蘇銀行(23648.23萬元) 、長電科技(22868.93萬元)等4只個股期間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超過2億元,此外,海通證券、森馬服飾、泰格醫藥、蘇州科達、搜于特、寒銳鈷業、國脈科技、恒力股份、傳化智聯、長江證券等10只個股也均受到資金的熱捧,本周以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均逾1億元。
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上述96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化工、計算機等三類申萬一級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4只、8只、7只。
對于醫藥行業的后市投資策略方面,萬聯證券表示,醫藥板塊前期整體漲幅較為滯后,在行業短期利空出盡、市場風格輪動及科創板預期催化下,醫藥板塊也順勢迎來一波行情。展望2019年,盡管帶量采購對行業影響仍將長期存在,但與此同時行業內部結構性變化顯著,近幾年行業系統性的改革不斷促進行業規范和產業升級,在政策端改革和醫保端引導下,行業未來結構性發展趨勢將愈發顯著。創新藥企和具備成本優勢的仿制藥企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從行業景氣度和業績增長確定性來看,創新藥外包產業鏈、連鎖藥房、高端醫療消費及高端醫療器械等部分細分領域未來仍值得密切關注。短期投資建議方面:建議密切關注創新藥外包產業鏈及醫療器械龍頭個股,以及部分估值偏低、業績增速較快的優質成長股。
關鍵詞: 個股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