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陸續發布,作為外資的代表,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持倉情況備受關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股票資產總額超過1.1萬億元,QFII布局A股的步伐不停歇。
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數據來看,截至3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共批準了289家QFII,已批準投資額度達1015.96億美元。從R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來看,共批準210家RQFII,累計批準投資額度達6609.72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查詢到的數據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從QFII重倉股來看,有125家上市公司持股機構里出現QFII的身影,其中有23家持股數量有所增加。從數據來看,寧波銀行成為QFII持股數量最多的對象,達7979.11萬股。持股數量超過3000萬股的分別有恒瑞醫藥、中國巨石、華電國際、世聯行、深圳機場、良信電器、上海機電、天地科技。從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重倉持股來看,有52家上市公司持股機構里出現了RQFII的身影,其中有8家持股數量有所增加。
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曹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QFII和RQFII制度自實施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對引進境外長期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引導價值投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QFII注重價值投資,在全球市場進行資產配置,因此,在投資時點選擇上敢于在低位建倉,而在股價上漲較多達到預期收益時又會減持,選擇其他價格低估的市場進行投資。從QFII新進以及增持的個股看,QFII資金青睞既有業績支撐,又具有成長性的股票。
曹嘯表示,目前,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化工、醫藥生物、建筑材料、電子等行業,對大消費藍籌股較為偏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一帶一路”概念較為重視,反映了外資對于“一帶一路”的前景看好。總體上看,不管是QFII還是RQFII,機構和地域分布上基本涵蓋了主要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以及主要發達國家,意味著A股市場實際上已成為境外資金主要流入地之一。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我國金融領域擴大開放,但并沒有因此降低對海外投資機構的資格要求,還是堅持讓長期資本進入我國市場,金融市場開放合規有序進行,而不是任由國際游資進出。
莫尼塔研究分析師楊其予表示,從QFII持倉的歷史變動來看,2015年以來成長板塊市值占比快速增加。從QFII不同類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上來看,政府投資機構、養老基金對成長板塊的偏好更大。近年來QFII與滬股通、深股通對成長板塊的倉位變動趨同。
關鍵詞: A股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