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算,5月底,約有300億外資流入A股。有意思的是,就在新的外資將來未來、且A股處于大幅調整時期,大摩一反半月前的看多中國姿態,高調唱空中國四大行……
MSCI對A股第二次擴容在即
本周一,MSCI在其官網宣布,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于5月13日歐洲中部夏令時晚11點也即北京時間5月14日早5點(下周二)在其官網公布。按計劃,MSCI提高A股納入比例首批從5%提高到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
5月14日,MSCI將在官網公布新納入和剔除的個股名單。此番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后生效。
MSCI曾在3月1日(北京時間)的公告中指出,將分三步提升A股納入因子:
一,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
二,2019年8月季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15%;
三,2019年11月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提高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以20%納入因子納入。
機構:資金流入,A股可期
根據中金公司的估算,將有約40億美元(200-300億人民幣)的資金將在五月底左右進入A股市場。
分析認為,在2019年和2020年,除了MSCI擴容之外,羅素富時和標普道瓊斯指數也計劃納入A股,外資對A股的風險敞口會進一步增大。
招商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考慮到5月末MSCI提高A股納入比例及6月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的進程安排,外資有望在5月前后再放量。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預計5月份的流入量環比4月份將有明顯增長,從二季度開始到年末,預計外資將是增量資金的絕對大頭,有望達到5241億元,外資的流入節奏和配置風格對年內的市場會產生決定性作用。
在投資風格方面,Wind數據顯示,4月以來,北上資金持倉占比增幅最大的前5個行業分別為銀行、保險、消費、食品與零售、汽車與零部件,增幅分別為0.6%、0.52%、0.36%、0.16%、0.15%。
國泰君安報告認為,外資在行業的喜好上非常固定,持續偏好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藥和電子;其次,在個股選擇層面,符合外資一貫投資理念的“大市值”、“高ROE”偏好,相比于由于配置因素帶來的“低估值”與“高股息”偏好,在未來外資持續流入時出現扭轉的可能性更小,換句話說,外資未來仍將繼續流入大市值、高ROE的個股。
大摩“插刀”意欲何為?
耐人尋味的是,在A股經歷大幅下調,MSCI二次擴容在即的時間節點上,大摩竟高調唱空四大行。
本周二,大摩將中國銀行A、H股評級均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分別為3.6元、4.1港元;將工商銀行A股評級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6元;將建設銀行A股評級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7.3元;將農業銀行A、H股評級均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分別為3.5元、4港元。
原因?
大摩表示,中國政府近期信貸政策不太可能維持,因為此類政策將給凈息差、不良貸款和盈利造成壓力,尤其是對弱勢地區銀行而言。因此將中國銀行業2019-2020年盈利預測下調2%。
事實上,四大行業績表現非常穩健。
工商銀行營收創下2012年一季度以來新高,營收增速達19.42%,與2010年一季度增速19.8%相當接近。
農業銀行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30.31億元,同比增長11.01%,歸母凈利潤612.51億元,同比增長4.28%。
建設銀行2019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70.66億元,同比增長3.31%;歸母凈利潤769.16億元。
中國銀行2019年一季報實現歸母凈利潤509.65億元,同比增速為4.01%。
估值方面,銀行板塊的靜態市盈率和市凈率均為行業最低,僅為7.01倍和0.86倍,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
更有趣的是,在4月17日發布的報告中,大摩上修了中國2019-2020年GDP增速0.2個百分點,分別至6.5%和6.3%。
當時,大摩這樣表示對中國經濟的看法:
3月經濟活動增長強于預期,主要受工業生產激增(3月份為8.5%,1-2月份為5.3%)的影響,與此同時,零售銷售開啟反彈(3月份為8.7%,1-2月份為8.2%),其中住房相關項目逐漸復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有所改善(3月為6.5%,1-2月份為6.1%),基礎設施和服務投資的超預期彌補了制造業資本支出的疲軟。行業方面特別提到金融業開始轉好,2018年Q4業績增速為6.3%,2019年Q1為7%。
所以,這半個多月究竟發生了什么?
評論稱,大摩唱空四大行只與半個多月后MSCI對A股第二次擴容有關。畢竟,“砸”出坑,才能淘到更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