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這一大“江湖”,曾涌現了無數的牛散神話。
一位傳說中很少失手的“ST大鱷”陳慶桃曾經就是屢造“神話”的牛散。
然而,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隨著陳慶桃重倉持有的*ST眾和、*ST海潤以及*ST上普悉數被終止上市,這位牛散也因踩中眾多“退市雷”而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
押寶重組股“踩雷”
5月17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了新一批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股票名單,對于善于押寶重組股的“ST大鱷”陳慶桃來說,這注定是極度悲情的一夜。
上交所公告顯示,依法依規對*ST海潤和*ST上普兩家公司的股票實施終止上市。與此同時,上交所依法依規對*ST保千作出暫停上市決定。另外,深交所也對*ST華澤、*ST眾和兩只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被交易所終止上市的*ST眾和、*ST海潤以及*ST上普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均出現了一個名字,這便是陳慶桃。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陳慶桃持有*ST眾和2000萬股、*ST海潤1022.75萬股以及*ST上普100.16萬股。
據查,陳慶桃“押寶”*ST眾和與*ST海潤可謂精準。在2017年年報中,陳慶桃首次出現在這兩只個股的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如*ST海潤,在2017年末,陳慶桃持有該股1005.92萬股,成為該股的前10大股東。隨著在2018年2月5日,*ST海潤便停牌,此時陳慶桃的持股已增加至1022.75萬股。
然而,2019年4月30日,*ST海潤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相關財務指標觸及了《股票上市規則》14.3.1條第(一)項規定的凈資產、凈利潤和審計報告意見類型三種應予強制終止上市的規定。
2018年二季度,陳慶桃殺入*ST上普,但*ST上普主營業務陷入泥潭,長期無法扭虧,自救乏力,并且也多次因定期報告披露不及時、財務信息不真實等信息披露違規事項被上交所公開譴責,最終該股選擇主動終止上市。
曾在重組股上大賺
事實上,除了上述3只個股外,陳慶桃今年一季度還出現在*ST皇臺和*ST德奧的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這兩只個股目前已暫停上市。
不難看出,目前陳慶桃重倉的5只ST股已經3只終止上市,2只暫停上市。
雖然此次折戟“ST股”,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10年前,陳慶桃在重組股上斬獲頗豐。
2008年年末,陳慶桃出現在*ST宏盛的前10大流通股東之中,持股數在2009年上半年達到298.87萬股,雖然后期有所減持,但是其一直持有至2013年一季度才淡出前10大流通股東之列。從*ST宏盛走勢來看,在2018年末和2019年上半年,該股平均股價在2元左右,而在2013年一季度,*ST宏盛股價一度最高達17.35元,陳慶桃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隨后,不論是2013年豪賭*ST長油、*ST興業等,還是2014年押寶*ST國創,陳慶桃都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不過,在這些“押寶”的過程中,陳慶桃也有失敗的案例。如被稱為A股市場“不死鳥”的*ST博元,陳慶桃也有參與,該股在2016年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被終止上市。
到底陳慶桃是怎樣的人物,如此喜好ST股?公開資料顯示,陳慶桃畢業于浙江大學,碩士學的是材料學,博士學的是金融管理,其發家史正是從2008年,也就是從*ST宏盛押寶成功開始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陳慶桃曾表示,投資ST股是因為ST股的屬性比較適合他的投資理念,但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投什么不重要,關鍵是怎么掘金,ST股也是從好股票來的。
不過,在目前的市場監管環境下,繼續豪賭ST股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手段。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只有市場真正實現優勝劣汰,淘汰劣質股,加強監管才能讓市場健康成長,從今年交易所的動作來看顯然是加大力度的。因此,炒作績差股、投機ST股的思維需要轉變,未來成長股或許成為市場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