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設立國內燃料電池電堆龍頭新源動力,戰略布局氫能產業鏈,受中廣核青睞,共同成立氫能產業基金,進一步深化布局氫能燃料電池板塊,迎接能源革命的氫能時代。氫能是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其燃燒熱值均高于其他燃料,是液化石油氣的2.5 倍和汽油的3 倍。2018 年以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燃料電池發展。公司早在2001 年便參與發起設立了新源動力,在2012 年,公司收購新源動力3.84%的股權,合計持有新源動力8.12%的股權,成為新源動力第五大股東。新源動力為國內燃料電池電堆龍頭。公司產品覆蓋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燃料電池系統和燃料電池檢測系統。新款電堆模塊HYMOD?-70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本次,南都電源和中廣核合作成立氫能產業基金,新源動力有望提供豐富的產業鏈資源支持,加快中廣核和南都電源在氫能產業鏈的延伸和戰略布局落地,實現雙贏。
儲能龍頭企業迎來能源結構轉型下泛在電力時代的高速發展窗口。根據CNESA 統計,截至2018 年12 月低,國內累計投運儲能系統規模為31.2GW,同比增長8%,其中抽水蓄能約為30GW,同比增長5%,電化學儲能1.01GW,同比增長159%,熔融鹽儲熱0.22GW,同比增長1000%,全年新增儲能裝機2.3GW,其中電化學儲能0.6GW,同比增長414%。隨著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逐步變化,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未來電網發展重點,電網加快推進從堅強智能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儲能為電網重要環節,有助于電網發展綜合能源服務,迎來高速發展良機。公司一直致力于行業領先的儲能技術,國內外儲能項目同步發展,根據彭博新能源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公司2017年儲能項目投運規模分別位列全球第二、全國第一,龍頭地位明顯。后續儲能迎來發展良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全資控股華柏科技,完成鉛酸電池到鉛回收的全產業鏈布局,產能陸續釋放將成為穩定公司業績增長基石。公司分別在2015 年和2017 年收購了安徽華鉑科技51%和49%的股份,實現對華鉑科技的全資控股,打通公司從鉛酸電池到廢舊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布局,順利進軍再生鉛業務領域。2018 年3 月以來,國內環保政策升級,各再生鉛小型企業被責令減產、停產整頓、“三無”企業陸續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公司一期項目產能在25-26 萬噸,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高位,2018 年10 月24 日,華鉑二期項目正式投產,項目產能達產之后,預計新增處理廢舊蓄電池60 萬噸以上,新增再生鉛產能超過45 萬噸。公司產能逐步擴大,業績有望穩定提升。
業績方面:預計公司2018-2020 年三年實現收入80.41/139.93/168.74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53/6.88/9.10 億元,同比增長-33.6%/172.2%/32.2%,對應PE 55.6/20.4/15.4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氫能產業基金合作框架協議未實質性落地;國內儲能項目推進速度不及預期;電動自行車競爭加劇;5G 發展進度和5G 備用電池需求不及預期;假設存在偏差、不及預期。
新宙邦深度報告:海內外市場并舉,短期長期成長性具佳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廣州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員:徐超 日期:2019-07-18
國內電解液龍頭,海內外市場并舉
公司在國內電解液領域具備16%的市占率,目前公司具備電解液產能4萬噸,預計2019年底-2021年底將分別具備6.5/10.5/12萬噸產能規模。從公司的客戶結構來看,國內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國軒等電池巨頭供應鏈,牢牢把控國內市場,海外客戶層面,公司已經供應LG、三星、松下等電池巨頭,具備進軍全球新能源產業鏈的能力和優勢。短期來看,公司電解液業務出口占比約40%,受國內產業鏈補貼退坡影響程度相對較小;長期來看,公司具備進軍全球供應鏈的基礎和能力,成長性毋庸質疑。
外延擴張突出,成長能力強勁
早期公司以電容器業務為主,于2003年起開始涉足鋰電池電解液業務。2010年創業板上市之后逐步向外擴張。2014年收購瀚康化工,進入電解液添加劑領域;同年惠州新宙邦開始布局半導體化學產品;2015年公司收購三明市海斯福,進入特種氟化學品領域;2017年入股福建水晶科技,完善氟化學品產業鏈布局;2017年公司收購巴斯夫中國電解液業務和蘇州工廠,擴張電解液產能。我們認為公司強有力的外延擴張能力拓展了公司的橫縱產業鏈條,給予了公司較強的成長能力。
有機氟化工產能成為公司未來增長亮點
公司有機氟化學品行業毛利率普遍高于其他化工行業。穩定在50%以上,2018年有機氟化工營收1.38億元,同比增長40.8%,毛利率51.80%。我們認為,氟化工業務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國內市場對高端氟化學品的強勁需求、氟化工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海內外客戶結構不斷優化。預計未來公司氟化工業務有望保持40-50%的高速增長。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看好公司在電解液領域的發展,公司已經進入海內外大客戶,具備短期盈利能力優勢和長期的全球化拓展優勢,我們預計公司的2019-2021年凈利潤為3.8億元、4.8億元、6.0億元,EPS分別為1.01/1.27/1.59元,對應23/18/15倍PE,首次覆蓋,給予公司目標價“29.61元/股”,“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性風險;公司新產能建設不及進度預期。
猛獅科技公司動態點評:再擴產5Gwh高端鋰電,布局NCA強化產業鏈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楊超 日期:2018-01-03
12月30日,公司公告擬在湖北宜城市增加投資建設年產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新增投資20億元。加上前期一期項目,兩期合計共投資50億元,形成產能規模相加合計為10GWh,預計項目全部達產后形成90億元銷售收入。同時,公司公告子公司福建猛獅擬投資2億元建設NCA三元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項目,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預計8億元。
公司規劃建設高端鋰電池產能合計為16Gwh。其中包括福建詔安6Gwh、湖北宜城10Gwh高端鋰電池產能。福建詔安一期1線1Gwh三元18650于今年3月量產,一期2線1GWh三元18650 鋰電池和二期2GWh三元21700 鋰電池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擴建產能將陸續釋放。湖北一期2GWh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底前形成1.6Gwh產能。我們預計公司將于2018年、2019年底前將分別形成5.6 Gwh、10Gwh產能規模。
公司布局往上游延伸,投資NCA正極材料項目。NCA作為新型、高性能的三元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特斯拉車型鋰電池采用技術便為NCA三元正極材料。通過向鋰電池產業鏈上游延伸,有助于完善公司新能源產業布局,降低鋰電池產品采購成本,提高高端鋰電池領域市場競爭力,并提供了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通過并購PACK企業,獲得穩定的銷售渠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壁壘高,產品一旦進入整車企業供應商目錄,可獲得至少3~5年的渠道保障。通過收購鄭州達喀爾和成立廈門潮人,開拓新能源車運營租賃板塊,兩家公司運營車輛超7000臺,網絡覆蓋除西藏、青海、寧夏、甘肅外所有大陸省份。通過入股上燃動力,積極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的設計開發,布局燃料電池的未來發展。
2018~2020年處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成長期,需求端年均復合增長率處于高位,整個產業鏈將持續受益。公司高端鋰電產能釋放周期與行業需求增長周期相吻合,將完整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若儲能市場在中期爆發,也將進一步提升鋰電池的需求。隨著高端產能建設逐步落地,公司將迎來業績增速將進入加速期。
我們認為2018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的主要貢獻在于高端鋰電池的快速放量。預計2017~2019年公司實現EPS分別為0.43元、0.77元和1.11元,對應PE分比為40.40、22.52和15.78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鋰電池擴產不及預期、正極材料項目投產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政策風險、系統性風險。
億緯鋰能:電子煙市場加速,持續增厚公司業績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西藏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盧嘉鵬 日期:2019-06-28
2019年以來我國電子煙發展迅速,資本加速進入, 公司子公司麥克韋爾目前客戶拓展順利,核心技術獲得市場認可,日前 FEELM 作為麥克韋爾旗下專注霧化發熱技術的品牌 FEELM 膜霧化芯技術獲得全球權威獎項-金葉獎,成為此次頒獎典禮上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中國企業。
【評論】
電子煙市場空間廣闊,麥克韋爾業績有望超預期。 電子煙市場廣闊,成長性高。 近年來隨著電子煙行業市場空間迅速擴大, 麥克韋爾的ODM業務穩步上升, 同時自有品牌持續放量, 隨著國內電子煙市場興起,麥克韋爾成為悅刻等新興電子煙品牌主要供應商,麥克韋爾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達13.99億元,同比增長155.6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4億元,同比增長311.2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20億元,同比增長246.70%。 今年預計參股公司深圳麥克韋爾業績將實現超預期增長, 為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
動力電池出貨順利, 業績將維持高增長趨勢。 根據高工鋰電數據, 磷酸鐵鋰電池繼續下游保持較高需求,宇通、金龍均實現突破。 公司軟包電池上半年已實現小批量供貨, 目前國內外客戶拓展順利。 公司2019年5月份裝機量0.14Gwh, 市場排名上升至第5, 隨著在建產能逐步釋放,業績高增長趨勢有望持續。
智能交通ETC換裝到來,鋰原電池業務加速擴產。 公司的鋰原電池產品主要應用在智能電表、 ETC 收費系統、煙霧報警器等。 公司作為ETC電池主要供應商,積極受益ETC加速普及, 進一步打開鋰原電池的需求端。公司在2018年的鋰錳電池荊門項目一期項目已投產,新增產能為1.5億只/年,二期預計2019年9月份投產,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錳電池生產基地,未來鋰原電池市場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電子煙市場加速爆發, 麥克韋爾龍頭效應正不斷顯著, 我們提高了公司盈利預測, 預計公司2019/2020/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4.06/99.82/135.8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2.61/18.48/23.29億元, EPS 1.30/1.90/2.40元,對應 PE19.13/13.05/10.36倍, 給與公司2019年28xPE, 6個月目標價36.4, 維持“ 買入”評級。
【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及預期;
電子煙市場不及預期;
關鍵詞: 電動自行車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