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滬深交易所回購細則落地 開年363家公司回購近360億元
編者按:在經歷近兩個月的公開征求意見后,1月11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實施《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分析人士表示,在一系列的規定
五大領域企業被券商看好 創投概念股不可盲目追風
繼上周末證監會負責人就科創板再度發聲之后,各大券商投行也在積極準備企業項目。記者獲悉,其中有五大領域企業被鼓勵推薦。
臨時牌照將發放5G商用再提速 近13億元大單合力布局10只概念股
近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表示, 今年,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國家將在若干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
績差股跑贏白馬股不可持續
有統計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時間里,年報預虧的績差股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竟然跑贏了白馬股。本欄曾提出過預期變化產生的價值重估,但在重估之后
年報大幕即將拉開 業績預增股走俏
A股市場一年一度的年報披露工作即將拉開序幕,二級市場上業績預增股悄然走強。昨日,川潤股份、麥捷科技、雄韜股份、嘉澤新能4只業績預增股
PPI揭示三大成長行業 機構扎堆看好14只潛力股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12月份PPI數據,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 9%,環比下降1 0%,全年上漲3 5%。從主要行業出廠價格來看,2
12家單月虧損 4家券商營收超百億
截至昨晚,34家上市券商均披露了2018年12月月報,至此,2018年券商業績已大致浮出水面。
A股年報近七成預喜 商譽減值拉響業績警報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按照最新公布日期計算,滬深兩市已經先后有129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去年全年業績預告。
A股重現調整 兩市成交再度萎縮
圖表:A股重現調整 兩市成交再度萎縮 新華社發 朱禹制圖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記者潘清)短暫反彈未能延續,10日A股重現調整,不過主要股
近70億元北上資金入場布局 A股“紅包”行情仍可期
周三滬深兩市股指高開后震蕩盤升,滬指盤中漲幅一度接近2%,但尾盤現快速回落,截至收盤,滬指報收2544 34點,上漲0 71%,兩市合計成交額為3792 6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長26 50%
新能源電池 6只個股被10家以上機構看好
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受此影響,昨日A股市場相關熱點消費板塊表現強勢。
開年14家公司披露回購預案 總回購金額超百億元
2018年大盤累計下跌24 59%,隨著市場洼地的出現,A股回購數量和金額呈爆發式增長,2018年已實施的回購金額達517億元,較2017年激增4 6倍。
去年43家中企赴美上市 "獨角獸"有望加速A股上市
2018年,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再掀一波新熱潮。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43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數量較2017年的24家和2016年的10家,出現大幅增長。
新三板頭部企業專注A股IPO 超380家正輔導
2018年共有20家新三板企業在A股完成上市、176家中企赴港完成IPO 、43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專家認為,今年在科創板將設立的背景下,新三板企業在A股IPO的信心將增強
復牌后多公司“一”字跌停 仍有4股停牌超百天
停復牌新規的發布給A股市場的停牌釘子戶下了一劑“猛藥”,停牌釘子戶掀起了復牌大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復牌后的停牌釘子戶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均不理想
2018年券商資管總規模下滑3萬億元 公募基金規模即將反超
今年以來,資管新規的落地進一步引導資產管理行業回歸本源,券商資管業務也不例外。
今年6月份A股將“入富” 有望增添外資長期“活水”
長期較低估值的A股已愈發吸引外資,國際指數公司紛紛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而且業界預計今年一季度滬倫通也有望正式“通車”運行。
ST長油5%漲跌幅今起恢復 上交所提示操作風險
ST長油1月8日重新在上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首家退市后重新上市的公司。恢復上市首日,公司股價出現了較大波動。
天然氣板塊業績提升預期增強 3家以上機構扎堆推薦7只潛力股
昨日,天然氣板塊異軍突起,逆勢上漲2 14%,其中貴州燃氣和新疆火炬漲停。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北方氣溫下降,居民供暖用氣需求增加,天然氣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預期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