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財富500富人榜重磅揭曉,這是自2003年以來,新財富推出的第17份榜單。作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晴雨表,這一榜單通過上榜富人的變動情況,再次呈現了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部門過去一年的投資新動向與創富新風口。
經濟轉型的起伏中,中國富人財富在過去一年迎來硬核洗牌。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榜者的財富總和從去年的95677.3億元降至2019年的81030.5億元,基本回到了去杠桿政策啟動時的2016年;而人均財富也從去年的191.3億元下降至162億元,降幅達到15%;上榜門檻更從去年的64億元降至45億元,足足下降了19億元,降幅高達30%。
不過,處于榜單頂尖位置的富人財富并未有太大變化。2010年至今,馬化騰一直雄踞中國最富十人之列,金身不破,這是所有地產巨富都未能實現的穩定性。保持第二的馬云,個人財富只有2206億元,但他通過阿里、螞蟻金服、云鋒基金控制和參股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經高達4.5萬億元。
2019年,中國最富十人中,只變動了1個人,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一次。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今年取代了李書福、李星星父子在前十名中的位置。從赤手空拳到坐擁770億元財富,殺入富人榜前十,張一鳴只花了7年。“年輕人的第一個手機”則將小米的5位創始人齊齊送入榜單。
2019最富十人:二馬守擂前二,36歲張一鳴7年登頂
在龐大的以“10億元”為單位的財富面前,這一屆榜單呈現得與從前不同。中國富人榜的前十名,第一次前所未有地穩固。2019年,是這12年來,前十榜單中第一次只有一個人出現變動。
和去年榜單相比,前五名富人及其名次竟沒有絲毫的變化。馬化騰與馬云繼續壟斷了創富力的前兩名,和騰訊阿里在線上線下各領域的咬合競爭相似,二馬的財富值也十分接近,相隔不過54億元。
許家印、王健林、楊惠妍三位地產商,則繼續持守中國最富第3-5名的位置。
王健林的財富雖然大幅縮水,從2016年的1982.6億元,到2017年的1794.3 億元,2018 年1782.6 億元,再到2019 年已經下降至1499.1 億元;相較于2016 年的高點,蒸發將近483 億元,但是,相比眾多富豪被動損失過半身家,大力甩貨的萬達,2018年有息負債比2017 年減少約30%,是國內大型企業中有息負債率下降最多的企業之一,并解除了海外債務違約的風險。萬達變得更加安全。王健林堪稱擇天時領跑大勢的資管高手!
年僅36歲的張一鳴,意氣風發闖入前十。被他擠落的,則是去年首次進入前十的李書福/李星星,受到吉利汽車市值大幅下滑的影響,二人跌至第18名。
張一鳴的出現,不僅再一次演繹了個人在互聯網時代的財富傳奇軌跡,更深層次的意味則是,中國最富十人之中,已有5席為TMT行業富豪,這是力量扭轉后新時代的一個隱喻——經過十余年的震蕩洗滌,互聯網創富的能力開始逐漸在榜單上形成一種“霸權”。
互聯網創富不僅呈現壟斷前列的趨勢,他們還在榜單上展現了越來越強的財富塑造力度。如小米2018年上市,立誓要從“年輕人的第一臺手機”變成“年輕人擁有的第一只股票”,但最大贏家顯然還是8年前跟隨雷軍創業的小伙伴們。林斌、黎萬強、洪峰、許達來等數位小米高管的財富浮出水面,并成功上榜。其中,小米集團現任執行董事兼總裁林斌,以330.6億元身家排名第47名。如果不是上市至2018年末小米跌幅較大,小米高級副總裁劉德、前首席科學家周光平等人也有望上榜。
從2008年以來,中國前十富人的格局已趨向固化。2008-2012年,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5年間,中國前十富人的變動率分別高達40%、50%、60%、50%、40%,也就是說,上一年的前十名,到了第二年幾乎有一半的概率被替換掉。這既顯示了大金融周期中財富洗牌的劇烈程度,也揭示了當時中國不同產業造富的動能充沛。而2013-2018年間,每年至少也有2-3個人挑戰成功,輪替殺入前十。
2019新財富地區創富榜:東部超越西部,南方壓倒北方
南北戰爭,作為中國地圖炮們的常規戰爭,已經從月餅粽子豆腐腦的甜咸撕到餃子蘸醬油還是蘸醋。不久前,一則“南方經濟正在碾壓北方”的評論把這場大戰推到了新的高度。2018年新財富發現,作為中國人口地理分割線的胡煥庸線,也是一條創富強度的分界線;今年,我們繼續發現,作為中國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線的秦嶺—淮河一線,同樣是一條財富版圖的分界線。在造富能力上,不僅東部碾壓西部,而且南方碾壓北方,北方上榜人數量僅高于南方的1/2,財富總額低于南方的1/2。
(2019年31省市區上榜富人情況)
同時,中國的財富重心進一步向東部沿海的“金邊地帶”傾斜,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灣區、環渤海灣區日益閃亮。2019年,來自三大灣區的富人,占到了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榜人總數的77.8%,其財富占到了83.96%。而且,居于第21名——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和舒萍夫婦之前的20名富人,均來自東部沿海各灣區,再一次佐證了中國東西發展的不平衡。
在今年上榜的富人中,共有103人來自粵港澳大灣區9市,占總上榜人數的20.6%。其財富總額,占比更達到27.57%。這一地區不僅誕生了今年的中國首富馬化騰,更在前十名富人中貢獻了6人,他們分別來自大灣區的深圳、廣州和佛山三市,共擁有8493.5億元財富,驚人地占據了所有上榜人財富的10.5%。
歷來富庶的長三角灣區,同樣是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一極。共有149位來自江浙滬“包郵區”的富人登上了今年的新財富500富人榜,占總人數的29.8%之多。而其財富總量,更占到上榜富人總財富的28.8%。
包括京津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在內的北方環渤海灣區,也有多達137位上榜富人,但北京以一己之力貢獻了89位富人,為所有城市中最多。而曾經被確立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僅有3人上榜。同屬環渤海灣區的遼寧和河北,各有13和10人上榜,顯著落后于江蘇、福建等南方省份。即便坐擁全國第3的GDP總量的山東,上榜人數不及浙江的一半。
從行業看,全國80位TMT富人,三大灣區聚集了70位,占88.5%,這里也成為中國科技創富的引擎。具體來看,三地又顯示了不同的創富屬性。比如北京在輕模式的TMT領域的富人多達34位,這得益于北京的大學林立、人才和資本集聚,而粵港澳和長三角灣區分別為22和15位。金融則是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灣區優勢領域,相關富人達到13位,粵港澳和環渤海則分別為4位和8位。粵港澳灣區的優勢在于重模式的高端制造業配套完善,雖然高等教育是短板,基礎科研成果不多,但科技轉化落地領先,企業轉型升級布局果斷、思維開闊,從而在新時代的創富力上超越同樣背景的江浙。
過去17年,廣東、上海、北京、浙江、江蘇是中國的民企創富重鎮,五地富人的人數和財富總量占比分別從50%和54.05%遞增到69%和76.37%。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拉長時間來看,在這五個先發地區之間,虹吸現象也鮮明存在。公司總部位于浙江和江蘇的上榜人,在最高點分別達到107人和61人,2019年則分別為56人和28人。與此同時,京滬兩地的上榜人數量則分別從2003年的29人和36人增長到2019年的89人和62人。除了孵化出拼多多這樣的新興企業之外,原來在附近省份起家的富人,在謀求全國化乃至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紛紛把公司總部遷到了這兩地。在由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的過程中,區域的不平衡將更為彰顯,地區間搶人搶企業的博弈也愈發激烈。
行業中確定的投資機會:消費文娛,TO B服務,華為產業鏈
市場的顛覆中,財富版圖的不均衡下,一些行業仍然充滿亮點,科技引領下的文娛消費大幅增長,拼多多、抖音、B站等大行其道;提供企業服務的TO B公司也開始批量制造富人。手機產業鏈的低迷雖讓周群飛、曾芳勤、姜濱家族等身家折損了許多,但最大的驚喜,或許來自華為產業鏈上市公司的表現已大幅超越了蘋果產業鏈,且熊市更抗跌牛市漲更多。A股對華為的信心和樂觀,標志著華為有望取代蘋果,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新龍頭。未來富人榜有望迎來華為系的批量造富。汽車創富的動力同樣分化明顯。基礎消費已經飽和,但人們對特斯拉領銜的電動化、智能化汽車的新時代充滿期待。
在TMT、房地產、綜合、耐用消費品、商業服務、醫藥生物、金融服務前七大重點行業,去年的行業首富依然是今年的行業首富,沒有發生更替,這也再次證明了榜單某種程度的壟斷態勢。
(2019年新財富500富人榜各行業首富)
從上榜者的人均財富增速來看,公用事業、化工、能源與環保、日用消費品行業表現相對優異。它們的共性是,現金流穩定(如公用事業和日用消費品行業),或者是處于工業上游環節(化工、能源與環保),受到供給側改革的推動影響,整體行業產能收縮,龍頭企業反而獲利。在老齡化下,地產商紛紛涉足的養老地產、社區運營等成為不確定環境中的確定方向。
關鍵詞: 2019新財富500富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