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編劇周雷病逝死亡原因揭秘最新消息,著名紅學家、《紅樓夢學刊》編委、中國紅樓夢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周雷先生因病于2019年8月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1歲。
專注紅學研究 周雷能幾晚不睡
自1973年以來的研究《紅樓夢》
據公開資料,周磊出生于1938年,來自浙江諸暨。 1962年,周磊畢業于吉林大學歷史系,后來擔任《紅樓夢學刊》編委會委員,中國紅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1973年,周磊開始研究《紅樓夢》,并與朋友們合作,以化名“文磊”出版了一系列紅皮書。從1975年到1977年,周磊參加了由文化部組織的《紅樓夢》新版學校作品。此后,周磊還擔任過央視電視劇《紅樓夢》(1987年版)的編劇之一。
周磊喜歡紅學校的事業,并與朋友合作編輯《紅學叢譚》《高鶚詩文集》《臺灣紅學論文選》《香港紅學論文選》《海外紅學論文選》《紅學世界》等書。
曾參與創建中國紅學會
在中國紅樓夢協會會長張青山的印象中,周磊年輕時非常精力充沛,在投入紅色學習時,他幾個晚上都無法入睡。他在創建《紅樓夢學刊》和建立紅色社會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87版《紅樓夢》電視劇有三位編劇——周磊,周玲和劉庚祿。這部戲仍然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和口口相傳,而這些編劇也離不開劇情的成功改編“。張青山說。
張青山還記得周雷先生特別喜歡攝影。在《紅樓夢》工作人員的時候,他有兩三個攝像頭掛在他的脖子上,隨處跟蹤拍攝,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劇照并在《紅樓夢》后面拍攝。訣竅故事。
賈寶玉歐陽奮強悼念周雷
87版《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的演員歐陽奮強8月2日曾發微博痛悼周雷先生,并祝愿周雷先生一路走好。
與此同時,歐陽奮強還轉發了周玲先生簽署的古詩副本,“紅樓半邊生活的邊緣,當三丁的消息傳來安慰。突然聽到起重機西行,殘余的長笛訴舊的聯盟。
中國紅樓夢研究學會會長張慶善則表示,已委托人向周雷家中靈堂送花圈,并打算將參加8月7日上午9時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告別廳舉行的周雷遺體告別式。
對于周雷先生的生前近況,中國紅樓夢研究學會會長張慶善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稱,周雷先生自拍攝完87版電視劇《紅樓夢》后,將興趣轉移到影視行業,及開辦公司忙業務上了,這么多年很少參加紅學會組織的學術座談活動。張慶善先生說,他最后一次見到周雷先生,還是在前年于北京香山舉辦的紅學活動上。“當時他快80歲了,神情比以前明顯的衰老了很多。就在大會上講了幾句話,也沒有在會后和其他會員深入交流。”張慶善如是說。
在張慶善的印象中,周雷先生年輕時精力很充沛,投入紅學研究創作可以好幾個晚上不睡覺。他是“紅學會”成立早期最初參與的研究者,對于《紅樓夢學刊》的創刊與“紅學會”的建立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87版《紅樓夢》電視劇有三位編劇,即周雷、周嶺和劉耕路。87版《紅樓夢》播出到現在,還能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和口碑,與這些編劇對劇情的成功改編分不開。”張慶善評述道。
張慶善還記得,周雷先生特別喜歡攝影,當時在《紅樓夢》劇組的時候,他的脖子上掛著兩三個相機,到處跟蹤拍攝,為《紅樓夢》留下了不少經典劇照和拍攝背后的花絮故事。
周雷個人資料簡介
周雷,浙江諸暨人,1938年生,民盟成員。周雷196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歷史系,歷任東北文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吉林省永吉縣小平嶺大隊插隊干部、吉林省永吉縣文化館館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紅樓夢學刊》編委、中國紅樓夢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他1973年開始研究《紅樓夢》,與友人合作以“文雷”為筆名發表一系列紅學論文。1975年至1977年,他參加文化部組織的《紅樓夢》新版本校注工作。
曾任中央電視臺電視連續劇《紅樓夢》(1987版) 編劇之一。周雷先生編著有《紅學叢譚》《高鶚詩文集》《臺灣紅學論文選》 、《香港紅學論文選》《海外紅學論文選》《紅學世界》(以上各書均與友人合作編著)等。他熱愛紅學事業,對新時期紅學發展、對《紅樓夢學刊》創刊、為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建立作出積極貢獻 。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制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制作。該劇前29集基本忠實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漢、司棋之死、海棠花開、賈寶玉丟玉、林黛玉焚稿、薛寶釵出閨、惜春出家、獲罪抄家、雪地里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出家等主體劇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拋棄了寶玉中舉、蘭桂齊芳、家復中興的小團圓結局,并根據脂批和紅學探佚學研究成果對香菱之死、探春遠嫁、賈母之死、巧姐獲救等情節進行了修改,又重新創作出獄神廟探監、鳳姐死于獄中、湘云流落風塵、賈府家亡人散等劇情。該劇播出后,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余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該劇于1987年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
關鍵詞: 紅樓夢編劇周雷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