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修例工作還充分考慮了當事人的法律權利,明確當事人有司法復核的權利、可就拘押令申請人身保護,個案式移交逃犯安排有行政審查、司法審查等多種把關和法律保障。
草案提出后,特區政府于今年2月14日至3月4日開展了為期20日的公眾咨詢,接獲的約4500份書面意見中有3000余份表示支持。支持者普遍認為,草案可以填補法律漏洞、不希望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為了最大程度的凝聚共識,特區政府幾個月來密集聽取社會意見,又先后于3月26日、5月30日對草案作出修改,包括剔除9項可移交的罪行,提高門檻,將可接受移交逃犯申請的刑事罪行的最高刑期由原本三年以上放寬至七年或以上等;同時,特區政府還表示發表有關人權保障的政策聲明,進一步消除市民擔憂,增強相關安排的法律約束力。
香港基本法第九十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司法機關通過協商依法進行司法方面的聯系和相互提供協助”。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福建社團聯會訪京團時指出,中央完全支持特區政府正在開展的“兩個條例”修訂相關工作,相信經過特區政府的努力工作和各界理性的討論,一定能消除疑慮、形成共識,希望各界人士為維護香港的法治形象而共同努力。
社會心聲:不要“逃犯天堂”
修例工作得到了香港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幾個月來,除特區政府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社會各界也都以不同方式表達“保公義、護香港、撐修例,香港不應是‘逃犯天堂’”的心聲,希望草案早日在立法會獲得通過,并針對修例的錯誤觀點主動予以辯駁。
5月10日,一批來自工商、專業、青年、基層等界別的香港社會人士宣布成立“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通過凝聚不同團體和人士,展示支持特區政府修例、保障公義和維護香港法治的主流民意。他們在網上發起市民聯署行動,短短時間內有86萬余人響應支持。
香港政團、社會團體和立法會議員、各界專業人士也紛紛發表聲明和表態。
香港“民建聯”表示,特區政府推動修例屬必要之舉,有利于彰顯公義、填補法律真空,避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并以此履行有效打擊罪行的國際責任。
香港“工聯會”指出,目前,港與二十個國家地區簽訂了逃犯引渡協議,還有大部分其他司法管轄區沒有相關安排,長期形成了法例漏洞未有處理。修例符合“一國兩制”、符合基本法、符合香港法治精神、符合社會狀況需要。
關鍵詞: 香港修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