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在近日舉行的2023年第十二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發布了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和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ESG)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穩步攀升,綠色治理(ESG)指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報告建議以綠色治理全面升級公司治理。
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介紹,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評價樣本5055家,其中主板非金融上市公司3039家,創業板非金融1228家,科創板499家,北交所162家,金融業127家。
治理評價結果顯示,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穩步攀升,但增幅放緩;不同行業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差異顯著;民營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再次領先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相對較高;沿海向內地遞次提升趨勢持續,地區間治理水平不平衡性減弱;板塊的上市條件、上市公司的規模與行業等因素共同影響著各板塊治理水平;股東治理、經理層治理、信息披露和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有所上升,董事會治理、監事會治理指數略有下降。
報告建議,持續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強化對實際控制人的約束機制,突破公司治理有效性的無形障礙;以獨董制度改革為抓手,破解董事會治理的瓶頸;強化金融機構關聯交易監控,防范金融機構治理風險;制定數字治理規則,防范人工智能私利;推進綠色治理(ESG)理念到規則落地,以綠色治理全面升級公司治理。
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ESG)指數的有效評價樣本1738家。評價結果顯示,綠色治理(ESG)指數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兩年增長速度加快,但整體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四大維度來看,綠色治理責任維度最高,綠色治理效能維度次高,而綠色治理架構和綠色治理機制維度相對較低,各維度與202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綠色治理表現持續領先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在綠色組織與運行、綠色投融資、綠色節能以及綠色信息披露等方面優勢明顯。科創板和主板上市公司的綠色治理指數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去年相比也有顯著提升。
報告建議,升級信息披露要求,搭建以綠色治理(ESG)為主的“第四張報表”;引導上市公司完善綠色治理機制,加強綠色激勵與約束;形成綠色治理價值共創機制,助力中特估體系建設;推動第三方機構參與綠色治理,降低ESG評級低估風險;發揮國有企業綠色治理的“溢出效應”,完善基于自愿合規的綠色治理機制;推動金融機構綠色治理轉型,以綠色治理提升綠色金融等。(金輝)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