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首批基金年報揭示投資動向 新增1279股加碼3行業
3月26日,基金2018年年報開始陸續披露。統計發現,截至周二收盤,有950只基金披露2018年年報,重倉持有1466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新進增持1279家公司股票,主要扎堆在銀行、非銀金融和鋼鐵
藍籌股ETF遭遇大額贖回 成長股ETF規模相對穩定
近日,上證50等主流指數出現調整,相關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呈現明顯的資金凈流出;同時,跟蹤創業板指、中證500的場內ETF在調整下表現穩定,份額變化較小。
南方基金旗下29只基金年內回報率超30%
2019開年以來,A股市場開啟反彈姿態,三大股指全線走強。受益于此,南方基金精準捕捉反彈機遇,旗下基金業績全面開花。
28家基金公司申報56只科創板方向基金 參與打新條件或放開
科創板基金未發先火。3月以來,每個工作日均有科創板方向基金獲受理,截至3月25日,已有56只科創板基金上報,50只獲受理,部分產品已收到反饋意見。
12家基金去年共賺37.54億 4家公司逆勢增長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多家基金公司2018年的經營數據浮出水面。目前,已有浦銀安盛、招商、金鷹等12家基金公司的股東披露經營數據。
短期理財基金密集整改 大基金轉型 小基金清盤
繼興銀雙月理財債基成功轉型之后,再有一只短期理財基金發布公告,加入短期理財基金整改行列。
92家基金公司快速加倉 839只基金回報率超25%
滬指在攻下3000點之后便在3100點上下拉鋸,但滬深兩市的交易量仍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一季度接近尾聲,滬指在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上漲24 47%,在53個交易日內走出36根陽線。
年內3起冒用基金詐騙案例 投資者防騙要注意三點
公募基金規范、透明的運作模式,一直被當成資管行業的標桿。相對而言。私募基金行業經過了“野蠻生長”,發生在私募基金行業的詐騙及財富糾紛屢屢發生。
股票基金倉位逼近90% 部分基金經理心態“轉牛”
3000點之爭仿佛還在耳邊回響,一轉眼上證綜指已再次逼近3100點。與此同時,上證報記者注意到,公募基金的整體倉位在短短數周內快速提高
國金基金短債產品三度延期募集 短債熱度難再?
在債市調整、股市回暖的市場環境下,去年下半年一度發行火熱的短債基金開始降溫,更有部分短債基金三度公告延期募集,“保成立”或將成為短債基金發行市場的新常態。
公募基金備戰科創板 “門外”投資者緊盯新產品
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上線,這意味著科創板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業界預計首批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名單最晚將于本周五亮相。
戰略配售基金開通跨系統轉托管 6只戰略配售基金已賺近50億元
3月18日,已成立大半年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齊齊對外發布開通跨系統轉托管業務的公告,開通跨系統轉托管業務定于2019年3月19日至3月21日
中大型私募2月業績出爐 僅兩家跑贏滬深300指數
3月18日,格上財富發布2月規模以上私募業績快報。規模以上股票私募,2月均取得正收益(注:規模以上是指策略管理規模50億以上;或管理規模30億以上且機構成立滿5年)。
海外機構主動配置A股 高門檻“招親”境內私募
年初以來,一家境內大型私募基金合伙人趙誠(化名)先后約見了20多家海外大型投資機構資產配置主管,協商后者通過委托投資掘金A股的具體操作事宜。
多家公募基金排隊 申請QDII業務資格
近日,中歐基金向證監會提交了QDII業務資格申請。截至發稿,共有8家基金公司在申請QDII業務資格。然而,謀劃出海投資的基金公司申請QDII業務資格并不順利
養老金獲配新股市值4.58億元 已帶來2.05億元浮盈
養老金不僅在二級市場配置資金,也沒放過幾乎無風險的打新機會。近日,養老金接連獲配青農商行、新諾威和每日互動。
五類機構調研185家公司 逾九成個股實現上漲
隨著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業績披露逐漸進入高峰期,一季報業績預告也在陸續發布,在價值投資被投資者廣泛認可的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開始被機構關注
主動型基金業績分化加大 科技創新和品牌消費股受青睞
經過兩個多月的持續反彈后,大盤在3000點以上的波動顯著加大,市場也從普漲走向分化。為充分發揮主動管理能力,多家基金公司正不斷完善主動權益基金品類、布局特色策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