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中有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掌控著以“億”為單位的資金游刃有余,挑戰史上最難的“游戲”卻百戰百勝。有的已是百戰名將成一方英豪,有的卻厭倦江湖解甲歸田。今天就為大家一一盤點中國近20年最偉大的基金經理們。"
有些人生來似乎就注定要去做一些事情,就像天生適合做基金經理的何震。他在自己撰寫的《天生倒合做基金經理》一書中寫到,我一直有一種感覺——我天生就是一個適合做基金經理的人,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就讀過彼得?林奇的書看完后莫名興奮, 當時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從事彼得?林奇這樣的職業,該是何等快樂。
個人簡歷
何震,匯利資產總經理。獲得2005年度公募冠軍時任“廣發穩健”基金經理、2008年奔私創辦匯利資產。“要懂得舍去一些東西。人人都知道不賺最后一分錢,但知易行難。” 從事證券工作18年,闖入私募行業10年的何震,是資本市場中的一名老兵。歷經幾輪牛熊轉換的他,養成了穩重的做事和投資風格——這也導致他管理的產品除了2015年股災期間出現較大回撤之外,表現一直較為穩定。
代表產品
經典語錄
1、股市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會督促自己不停地學習,但又會發現人性的婪和恐懼始終在交織,這些都給我們很多啟發。
2、提出獨特的“核心衛星策略”,“核心”是太陽系中的太陽,“衛星”是其他行星,組合里50%~60%的倉位用于中長線持有核心的股票,30%~40%的倉位會結合市場熱點做一些短線的操作。
3、長期持有的操作在A股并不可行,行業依舊很重要。這與企業的生命周期是有關系的,從嬰兒期,到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其實應該買的越早越好,可能比較好的時候是青年,或者少年,然后持有到壯年,也就是賺企業周期中最完美的一段。
4、從本質上看,股票代表的是企業的價值,它應該等于企業重置成本,或者企業未來收益的折現,但是股票在很多時候又受市場情緒所左右,人的情緒變化會不斷影響股票的估值標準,這種變化有時會非常大,所以,有人說投資股票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當市場低迷的時候,人們會用最保守的標準來給股票估值,股票的價格有時甚至會低于重置成本;當市場火暴的時候,人們會創造出“市夢率”這樣的標準來給股票估值。如何最恰當地給企業估值,在企業價值和市場情緒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度,是一個優秀基金經理應該掌握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