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基金經緯中國合伙人邵亦波日前宣布將淡出經緯,創建一個慈善基金,承諾先投入一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硅谷,但望眼全球,也將在中國投資。
這個基金有幾個特點:
不以盈利作為第一目標。其主要目標是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投資回報最大化。
基金的資本是邵亦波出的,沒有對外部出資者的信托義務,因此可以在社會利益和投資回報之間自由做出選擇。
為了更方便貢獻我的經驗和人脈資源,邵亦波通常會要求一個董事會席位。隨著公司的成熟,邵亦波的參與度會下降。
邵亦波稱,只有自己繼續修心,格物致知,才能真正服務人類,否則做善事也會走偏,只想要得到更多喝彩。也希望起投資的創業者不斷修煉,了解自己,增長睿智,一同成長。
根據介紹,邵亦波1999年創辦了易趣網;2008年,與張穎等人創建經緯中國,隨后半職半薪投資了10多個早期項目,如獵聘網、找鋼網、分期樂、土流網、寶寶樹等。
附邵亦波原文:
向人類的苦難宣戰
最近我決定創建一個慈善基金,并承諾先投入一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硅谷,但望眼全球,也將在中國投資。
這個新的基金形式上類似于傳統的風險投資,但有本質區別:它不以盈利作為第一目標,而著重于用科技滿足人類深層次的需求,減少世界上的苦難。
這里我想聊聊這幾個關鍵字背后的思考。
關于世界上的苦難:
說起人類的苦難,我們馬上聯想到外在的苦難,比如饑荒和疾病。然而在很多發達國家,物質匱乏已漸漸不是問題,但另一種苦難——人們內心的空虛,孤獨,迷茫,焦慮——并未隨之消除。
相反,人們的心理狀態每況愈下:統計數字顯示,美國近百分之七的成年人在過去一年至少出現過一次重度抑郁;從2007年到2015年,美國青少年女孩的自殺率翻了一倍;
中國有五千多萬憂郁癥患者,而焦慮癥患者最近十年漲了四倍,也達到了五千多萬。其中大多數人默默承受,不敢找醫生,甚至不愿意讓最親的人知道。
這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人未被確診為精神障礙,但他們的內心并不快樂充實,活在焦慮當中,以為得到朋友圈的下一個點贊、下一次的升職機會、或財產再加一個零,就會快樂。
許多“有幸”如愿的人卻失望地發現:快樂只持續幾天,甚至幾小時,而焦慮卻無止境,因為他們繼續渴望被點贊、升職、發財,而且爬的越高,越怕跌回去,焦慮只增無減。
而且,外在物質上的苦難,也源于內心的障礙,并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解決外在問題。舉例來說,讓世界上饑餓的人全都填飽肚子需要300億美元,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龐大,但美國人一年花費在減肥計劃和產品上的費用卻超過600億美元世界上。
現有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有自己的“意愿”和慣性。
這個意愿顯然不是減少人類的苦難。
從人心出發,重新審視我們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新的解決方案也許就會出現。這個慈善基金是我想做的一個嘗試。
關于人類深層次的需求:
人們想要吃糖,其實需要的是營養;想要性刺激,其實需要的是親密無間的關系;忍不住埋首手機里,其實是渴望每分鐘都能過的有意義;想要名利,其實需要的是愛;想要財務自由,其實需要的是心靈的自由和開放。
就像多吃糖不健康,只關注“想要”什么,不去了解自己和正視心底真正的“需要”,是人們焦慮、空虛、孤獨和迷茫的根本。
創業滿足人們的“想要”比較容易,但大多時候無法減少苦難,甚至恰好相反。很多科學研究指出,Facebook的使用和美國青少年憂郁癥上升直接掛鉤。一個赫赫有名的硅谷VC和我坦承,人類的七宗罪——虛榮、嫉妒、憤怒、怠惰、貪婪、過度及色欲,他投資的很多成功公司都依靠和助長其中至少一兩條:Facebook是虛榮,Zygna是怠惰。
世界上的苦難和不幸,無法靠滿足人們的“想要”解決。
洞察和滿足人們真正的“需要”,需要超人的智慧和毅力,需要創業者的特種兵。他們首先需要修心,像王陽明說的格物致知,了解自己最深層次的需要。自己有所領悟,才能去體會和幫助他人。
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那些滿足人類的“想要”,如占有,刺激或攀比等欲望的企業可能更容易賺錢,但我選擇支持有理想的創業者做更加有挑戰和更有意義的事。
關于風險投資:
十年前,我、張穎和徐傳陞共同創立了經緯中國。到今天,它管理著30億美元,是中國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基金之一。我半職半薪,只親手進行了十多個早期投資,但其中的五個項目,像寶寶樹,獵聘,找鋼網,分期樂,已成長為擁有數千名員工,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
我親眼見證了一群充滿熱情、有能力的人,憑借他們的遠見、堅持和嚴謹,在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中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成長和成就。如今這些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觸及數億人的生活。
我深知這樣的創業精神是完成一項事業的關鍵,同時我也相信有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有能力、有智慧、也和我有共同的愿景:想創造出減少、而不是增加人類苦難的產品和服務。我希望和這一群人合作。
風險投資是一種強大的武器。如果被正確的使用,它可以支持創業者創造產品、集合人才、建立流程,為更快、更長期的發展打下基礎,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和人才,最終實現爆發性的增長。
關鍵詞: 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