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場走勢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漲。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3256.93點,漲2.40點,漲幅為0.07%;深成指收于10875.68點,漲19.43點,漲幅為0.18%;滬深300收于4018.10點,漲1.64點,漲幅為0.04%;創業板收于1795.69點,漲23.69點,漲幅為1.34%。兩市成交3863.79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7.30%。小盤股強于大盤股。中證100下跌0.08%,中證500上漲0.13%。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7個行業上漲。其中,計算機、電子、國防軍工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2.19%、1.43%、1.20%,建筑材料、食品飲料、鋼鐵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1.06%、-1.19%、-1.66%。滬市有737只個數上漲,占比50.86%,深市有1219只個數上漲,占比56.99%。非ST個股中,47只個股漲停,3只個股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3個合約均下跌,其中,0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
昨日,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0.04個百分點。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上漲,其中,道指上漲1.37%,標普500上漲1.10%;道瓊斯歐洲50 上漲1.09%。亞太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恒生指數下跌2.28%,日經225指數下跌0.66%。
二、 指數漲跌
三、時事
1. 2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里,找到中國經濟轉身的秘訣
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在新時代進行最重要的轉身。而能否找到有效的“新動能”,直接事關新征程的未來前景。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是貫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鮮明主題。在去年完成6.9%增速的基礎上,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定調6.5%,多個經濟指標也作相應明確,均不同程度考慮高質量發展需求。而讀解《政府工作報告》的一把重要鑰匙,也是尋找其中蘊藏的全新發展動力源。
2. 港股下跌邏輯并不充分
短線外資加速流出是日內跌幅不斷加深的主要原因,但外資對于國內宏觀的“預期差”可能是過度解讀和反應。首先,2月大幅調整后全球市場仍驚魂未定。上周五歐日股市均在內外夾擊中錄得較大跌幅。尤其是日元在上周的大幅升值,給上周大幅流入港股并計劃開展Carry Trade的外資帶來較大沖擊。隨著港股日內波幅加大,Hibor和港匯雙雙走低(港匯錄得1985年以來最低收盤價)促使套息套利交易資金加速平倉。因此,今日快速流出的資金中,有可能有較大部分為前期流入的交易性資金,而非因最新宏觀展望導致的外資持續性撤退的序幕。其次,在今日兩會開幕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和相關表述,以及縮減財政赤字等信息,引發海外投資者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財政緊縮的擔憂。然而這樣的預期可能存在解讀錯誤,且短線資金的加速流出也進一步加劇了外資的恐慌情緒,導致了過度反應。關注強勁財報帶來的短期修復機會,但財報季后大市可能再次遇阻。
關鍵詞: 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