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老兵轉戰公募基金
對于基金業內人士來說,袁丹旭的名字或許略顯陌生,但在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領域可是鼎鼎大名。國內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業務的翹楚是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而袁丹旭就是最早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1990年袁丹旭赴美留學,1996年畢業后在富國銀行工作。看好國內金融業發展的大趨勢,2001年袁丹旭歸國加入招商銀行。他說:“當時金融業務在美國屬于非常成熟的行業,但在中國還是一片藍海。回國發展肯定機會更大,于是選擇了回國發展。”
進入招商銀行后,袁丹旭具體負責財富管理業務并在一段時間后參與組建私人銀行業務,是按照總資產規模對客戶實施分層管理理念的早期倡導者之一。這樣的經營模式成為業內競相學習的標桿,袁丹旭也被多家銀行聘請去負責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業務。從2009年開始,袁丹旭相繼擔任深圳發展銀行(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前身)零售業務總監、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總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以及交通銀行(601328,股吧)總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等。
2017年12月28日,長安基金發布公告,袁丹旭擔任公司總經理。在銀行領域深耕20余年后,袁丹旭轉到了基金行業。
在袁丹旭看來,盡管分屬不同的金融子行業,但銀行和基金都在財富管理的鏈條上,從客戶端到了投資端,彼此是相通的。他說:“銀行擅長挖掘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基金公司則擅長根據行業發展趨勢,開發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讓投資者的財富增值。”
過去幾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如果缺少強大的銷售渠道支持,公司發展普遍舉步維艱。不過,成立于2011年9月的長安基金整體發展勢頭不錯。依靠差異化的發展模式,長安基金積極拓展特定客戶資源,從成立第三年起就開始盈利,并且最近幾年均持續盈利。
與持續盈利相對應的是,公司公募基金業務進展緩慢。截至2017年底,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僅57.69億元,在123家已經發行產品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96。在袁丹旭看來,成立六七年來公司公募資產管理規模依然不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