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 佘中強
2015年12月16日,美國正式開啟了這一輪的加息周期。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轉暖,特別是美國經濟景氣度不斷上升,2016年初至2018年3月,美聯儲共加息6次,將聯邦基準利率的下限從0抬升至1.5%,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從2.3%升至2.85%附近。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優質資產的投資價值將更顯突出,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的價值也將進一步得到強化。
展望2018年,在經濟高景氣的背景下,筆者認為美聯儲未來數年加息和縮表的節奏將保持穩中趨升的態勢,主要是基于下述幾個原因:首先,宏觀經濟景氣度高位運行,接近充分就業的狀態。美國2月份的就業人數增長了31.3萬人,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失業率則已經降至4.1%,為近20年來的新低。作為加息的核心參考指標,美國CPI也從本輪加息初期的0.7%一路上升至2.2%,超過了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同期的核心CPI和PCE數值也分別上升到了1.8%和1.65%,都處于較高水平。其次,減稅和基建將刺激美國經濟需求,提升就業率和薪資水平。
以史為鑒,歷史上美國每輪加息周期都對全球大類資產帶來了深刻影響。加息使得利率和資金成本高企,對高杠桿、高估值的泡沫化資產形成壓制,推動資金更多選擇優質的價值資產作為避風港。最近的兩次加息周期就是很好的例證。
美國第四輪加息周期從1996年6月持續至2000年5月,共計6次加息,聯邦基準利率從4.75%上升至6.5%,美元指數也應聲而起從81的低位上漲至118。當時,正值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應用也推動了美國經濟不斷加速,實際GDP從1990年的-0.1%快速上升至1999年的4.7%,失業率也從1992年的7.6%下降到2000年的3.9%,CPI更是在2000年3月達到該輪經濟周期的最高位。計算機的大規模普及也使得互聯網新貴們受到資本市場的瘋狂追逐,形成了不斷膨脹的泡沫。在2003年一季度,美國連續兩次加息共50個BP,推動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到6.7%左右,成為壓垮互聯網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自2000年3月開始,納指在長達一年半的下跌中,共跌去了78%。不過,在這一時期,結構性投資機會仍給堅定的投資者們帶來了較好的回報,例如,生物科技、無線通訊、油氣勘探類等優質資產的區間收益非常顯著。
美國第五輪加息周期從2004年6月持續到2006年7月,連續17次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5.25%。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美國經濟再次進入衰退狀態,美聯儲連續降息以恢復和幫助經濟恢復增長。這一系列貨幣寬松政策卓有成效,自2003 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經濟重回加速增長通道,名義GDP從2002年的3.3%上行至2005年的6.7%,CPI從1.1%上升到最高時的5.6%,失業率更是從2003年的6.3%下降至2005年的4.4%。然而經濟向好的同時,居民紛紛利用寬松的貨幣環境加杠桿,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疊加金融衍生品創新,逐漸產生了難以控制的房地產泡沫。在此背景下,結合GDP和通脹的良好表現,美國自2004年6月開啟第五輪加息周期。受其影響,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十年期國債收益率3個月之內從3.78%竄升至4.81%,并在本輪最后一次加息前后到達5.23%的高位。隨著美聯儲在2006年7月最后一次加息落地,房地產泡沫在高利率高資金成本環境下難以為繼,最終在2007年年中破滅,并迅速傳導至衍生品市場和股票市場,引發了影響全球經濟的美國“次貸危機”。不過,雖然市場整體調整幅度明顯,但是,依舊有不少優質資產表現亮眼,例如油氣提煉、工程建設行業的龍頭公司。在該輪加息周期中,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全球資本流動更加頻繁,除了大宗商品等資產受到負面沖擊之外,中國香港等新興市場也受到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