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不已,僅有醫藥、消費等少數板塊表現搶眼,金融、地產、電子等板塊向下調整。分化的市場行情,使得公募基金業績分化加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主動管理型基金業績首尾相差近60%。
業績首尾相差巨大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以來業績表現看,截至5月29日,在2897只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產品中,943只基金取得了正回報。其中,190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超過5%,75只基金回報超過10%,更有15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超過20%。
在業績居前的基金中,大多是醫療主題基金。富國精準醫療基金以31.61%的總回報領跑,富國新動力(310328,基金吧)A和富國新動力C以27.46%和27.44%的回報緊隨其后,融通醫療保健行業A和匯添富醫療服務分別以24.04%和23.98%的回報進入今年以來排名前5位。
從今年以來凈值下跌的基金表現看,截至5月29日,710只基金今年以來跌幅超過5%,172只基金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其中,中銀新經濟基金今年以來下跌25.45%,中銀主題策略今年以來下跌24.31%,中銀新動力今年以來下跌20.47%,富安達新興、北信瑞豐平安中國、農銀匯理主題輪動等基金今年以來跌幅也超過18%。
從今年以來業績分化的情況看,富國精準醫療基金和中銀新經濟基金,業績首尾差距高達57.06%。
從今年以來主要指數表現看,截至5月29日,滬深300、上證綜指等主要指數跌幅不足6%,代表成長股的創業板指數漲跌不足1%。在市場主流指數漲跌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今年以來基金業績首尾相差如此之大,實屬少見。
行業表現分化是主因
導致今年以來基金業績嚴重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業表現分化。今年以來業績居前的基金大多重倉了醫藥行業,業績較差的基金大多重倉了金融、地產、蘋果電子等行業,業績差異跟今年以來行業走勢劇烈分化相關。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以12.6%的漲幅位居第一,休閑服務行業指數今年以來漲幅為11.98%,計算機行業指數以5.23%的漲幅位居第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今年以來漲幅為2.5%。其余24個行業今年以來下跌,其中申萬綜合行業指數跌幅高達19.43%,建筑裝飾行業指數下跌13.63%,采掘指數下跌13.56%。
在今年以來業績居前的基金中,前33名基金僅有5只基金是非醫藥主題基金,但同樣也重倉了醫藥股。以富國新動力基金為例,該基金2018年一季報顯示,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是醫藥股。其基金經理于洋還管理富國精準醫療基金和富國醫療保健行業基金,前者以31.61%的回報高居今年以來業績冠軍,后者今年以來回報也高達22.36%。
中銀新經濟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墊底。根據該基金定期報告,今年一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部更換了一遍,買入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等銀行股,還買入了中興通訊(000063,股吧)。從該基金糟糕的業績表現看,很有可能在1月份金融股飆漲中高位追進,此后金融股的糟糕表現嚴重拖累了業績。
據記者了解,在行業表現嚴重分化的情況下,部分風格單一的基金陷入兩難境地。部分重倉金融地產股的基金經理,面對醫藥板塊持續飆漲及金融地產板塊持續下跌,陷入了是否調倉的煎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