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對公募基金單只股票的投資設有“不得超過凈值10%”的限制。但是,基金超限持股的情況屢屢發生,二季度末有67起基金持有單一股票超過10%情況。
天相投顧根據基金2018年二季報所做的統計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出現67起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市值超過凈值10%的情況,涉及47只個股和53只基金,更有7只基金持有單只個股超過凈值的20%。如中歐琪豐二季度末持有聞泰科技的市值占到基金資產凈值的56.07%,為超限持股較多的基金。不過,根據該基金二季報,持股超限是因股票停牌所致。此外,創金合信鑫價值持有信威集團(600485,股吧)的市值占到凈值的42.39%,超限原因同樣是股票重大事項停牌。
同時,個別基金持有的前兩大或前三大重倉股市值集體超限。如前海開源多元策略二季度末持有供銷大集、經緯紡機(000666,股吧)、科迪乳業(002770,股吧),3只股票持有市值占凈值比均超過10%;長盛盛禧混合二季度末三大重倉股為海南海藥(000566,股吧)、海航控股、恒康醫療(002219,股吧),持有的3只股票市值占凈值比也都小幅超過了10%。這些基金持有重倉股超限的主要原因也是重大事項停牌。此外,還有8只基金二季度末持有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重倉股微幅超限。
整體來看,長期停牌無法賣出是導致基金持有個股市值越過紅線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記者的統計,在上述基金超限持有的47只個股中,處于停牌狀態的有9只,這些個股均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持續停牌,多只基金超限最為集中的個股均在此列。
除了受到停牌影響而被動超限外,基金未及時減持也是“超限”的另一大原因,不過這一情況下基金超限程度較小。數據顯示,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占凈值比超過10%但不足11%的情況有36起,占全部超限情況的53.73%。持股超限一方面和當時基金經理對市場判斷有關,另一方面,基金申購贖回也帶來明顯影響。據了解,按照規定超限個股若具有流動性,必須在20個交易日內完成減倉。
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目前基金所持有的“超限股”表現不錯,今年以來二級市場價格平均上漲6.23%,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了12.14%。其中表現突出的衛寧健康、涪陵榨菜(002507,股吧)、愛爾眼科(300015,股吧)等股票,這些股票為基金帶來不錯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