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24日,首批公募基金三季報率先出爐,備受關注的天弘余額寶呈現收益規模雙降態勢。七日年化收益從9月17日開始便跌破3%;規模從二季度末的1.45萬億元下滑至三季末的1.32萬億元,降幅達8.97%;相較于一季末巔峰期的1.69萬億元,下滑幅度則達21.89%。
業內人士表示,余額寶所出現的規模收益雙降現象并非行業個案。從收益率看,不止是余額寶,市場上所有的貨幣基金收益率都在下滑。在“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貨幣政策下,7月初以來央行通過定向降準、MLF大規模凈投放等操作已經向市場釋放了高達萬億的流動性,在此情況下,銀行自有資金顯著增加,同業存單和同業存款利率下滑,直接導致了整個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降低。
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2日,649只仍在運營的貨幣基金中(A、B類份額分開計算),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貨幣基金已達456只,占比高達70.26%,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78%。余額寶平臺上已有的15只貨幣基金,除了天弘余額寶,還有4只七日年化收益率低于3%。
對于未來貨幣基金收益走勢,有分析師預計,政策方面,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短端利率對寬松的邊際效應也在縮小。因此,貨基收益率未來可能會繼續震蕩下行,但下行的空間不會太大。
此前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曾指出,余額寶平臺接入的貨基主要側重流動性,但越大規模的貨基越不好管理,追求流動性越難。天弘余額寶的投資策略是要滿足客戶的高流動性需要,不盲目追求收益。從三季報看,天弘余額寶在滿足流動性安全的基礎上,根據資金面的波動情況,擇機適度增加組合久期,提升組合收益。資產選擇上,進一步優化存款、逆回購、債券等資產的配置結構,其中存款、逆回購、存單等貨幣類資產配置比例達87.75%。但這些貨幣基金的主要配置資產在今年資金面偏寬松的背景下,利率持續走低,全市場貨幣基金平均收益也下滑至3%以下。
伴隨收益下行,多只貨基規模縮水明顯,迷你貨基清盤數量也再創新高。Wind數據初步統計,今年來至少已有14只(A、B類份額分開計算)貨基選擇清盤,相當于2017年(5只)的近三倍。截至6月末,掙扎在5000萬元清盤紅線下的貨幣基金還有海富通季季通利、國金鑫盈貨幣等6只產品,28只貨幣基金規模低于2億元。
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起,天弘基金公司就對余額寶的規模控制實施了相關措施。主動調控余額寶規模。今年5月開始,余額寶平臺陸續開放給部分基金公司,目前已經新接入了14只貨幣基金。而伴隨貨幣基金收益走低,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余額寶規模下降也在所難免。
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流動性新規等監管政策、資金面保持相對寬松態勢等多個因素,貨基收益率走低,未來規模發展會受到抑制,現存貨基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分化也會更為明顯。不過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貨幣基金低門檻、低風險和高流動性的優勢仍然突出,在當前股市巨幅波動的背景下,對于低風險高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而言仍是配置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