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交易所安排,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報將于本周收官。數據顯示,截至28日記者發稿,已經披露業績的公司在2000家左右,累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超過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已經披露數據顯示,機構持股整體表現穩定,其中,公募基金連續加倉主板公司股票,特別是大金融、食品消費等。有分析人士表示,從整體來看,機構持股對投資者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散戶跟隨依然要看基本面,看估值 ,而不是簡單的跟隨。
公募基金連續增倉主板公司
據記者了解,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保險、券商等機構截至三季報的持股基本穩定。其中,公募基金雖然倉位有所降低,但已經連續增倉主板公司,如銀行、保險等金融股以及食品等消費股,但對家電、白酒等持股有所調整。
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達13.8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因此,多數機構人士認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有可能已經達到14萬億元。而從三季報公布的數據看,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龍頭股依舊成為公募基金配置首選,如食品、醫藥、金融等行業龍頭個股在三季度依舊最受基金青睞。其中,根據華泰證券統計,公募基金持有非銀金融的倉位相比今年二季度末增加了3.28個百分點,銀行加倉2.37個百分點,食品加倉1.07個百分點。另外,房地產和休閑服務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倉。
在這些板塊中,金融股最受歡迎,三季度被基金持倉最多的前20只個股中,有7只屬于金融板塊。其中,股價表現一般的民生銀行卻受到青睞,今年三季度包括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鵬華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等185只基金合計增持了1.77億股,使得公募基金對該股的持股數量達到9.91億股,為目前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個股。中國平安緊隨其后,被974家公募基金賬戶累計持有7.89億股,其中,三季度凈買入1.05億股。另外,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也均獲得公募基金的凈買入。
散戶不宜盲目跟風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增持部分上市公司股票的同時,也對其他股票進行了調倉。
有機構人士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目前A股機構投資者占比越來越大,機構持股變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由于不同機構的操作風格不一樣,投資者跟買也需要有自我判斷,“比如保險資金主要參與都是藍籌股。公募基金比較靈活,市場風格分散。社保基金則對符合政策方向的個股較為關注。因此,如果散戶要參考的話,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投資風格,另一方面,還是要以基本面和估值為基礎。”深圳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基金人士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