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7年1月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要求,普遍成立于2015年、2016年的保本基金在今年迎來大面積轉型和清盤。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6只保本基金完成轉型或清盤,截至目前,仍有52只產品存續。而從業績方面來看,保本基金年內平均收益表現不佳,遠低于同期貨幣基金的表現。
11月23日,博時基金發布“關于博時境源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保本周期到期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博時境源保本的第一個保本周期將于12月18日到期,根據相關法律和《基金合同》的有關規定,該基金出現《基金合同》終止事由,將于12月19日起依法對基金財產進行清算。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市場上可統計的保本基金僅剩52只(份額合并計算,下同),累計規模為633.65億元。從成立日期和保本周期來看,近七成存續產品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而保本周期也多為3年。其中,有6只產品將于年內到期,還有49只產品在2019年到期。
對于保本基金年內業績表現不佳的原因,長量基金資深研究員王驊表示,國內保本基金通常使用的cppi保本策略,雖然在股票下行時會賣出股票,但仍有部分倉位。而在年內A股持續下挫的背景下,想要通過股票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因此,保本基金的平均收益低于長期穩健的貨幣基金很正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