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貨幣ETF份額規模縮水明顯。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27只有規模數據的貨幣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合計份額為2208.86億份,與月初相比,貨幣ETF份額整體凈流出284.34億份;而從11月以來的情況看,全市場貨幣ETF已累計縮水500.85億份。
多數貨幣型ETF均呈現縮水態勢,其中,頭部貨幣ETF規模近兩月縮水幅度更為明顯。規模最大的華寶添益10月底的規模為1471.42億份,到11月底降至1325.92億份,而12月21日的份額為1160.35億份,也就是說,11月初到12月21日期間,華寶添益規模縮水311.07億份,縮水幅度達到21.06%。
規模排在第二的銀華日利10月底的規模為685.71億份,到11月底降至656.73億份,12月21日為594.94億份,份額自11月以來縮水13%,規模減少90.77億份。
從縮水比例來看,11月初截至12月21日,規模縮水比率超30%的貨幣ETF有富國貨幣、招商快線、鵬華添利、華泰天金,4只ETF的規模分別縮水45.58%、45.27%、35.55%和31.91%。
場內貨幣ETF整體顯著縮水,但也有個別品種規模同期逆市增長,如保證金等5只貨幣ETF。但這些基金總體規模并不大,對貨幣ETF整體凈贖回局面沒有太大影響。
對于貨幣ETF資金的流出,北京一位貨幣基金經理表示,有兩方面的因素促使資金從貨幣類產品流出:一是年底銀行攬儲,資金需求量增大;二是其它競爭性的產品對貨基形成沖擊,比如短債基金,流動性需求提升,機構投資者配置偏好短期債券。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臨近年底,資金流出屬于正常現象,資金面緊張,受到流動性沖擊,貨幣型ETF規模出現較大的波動;同時央行實施降準,資本市場利率水平下行,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限定基金單日贖回額度上限、防范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影響等一系列監管政策都制約了貨基規模的擴張。
實際上,今年以來貨幣基金收益持續走低,繼9月份貨幣基金收益率跌破3%后,11月份,貨幣基金收益率又陸續跌破多個關口至2.5%以下。北京一位固收類基金經理表示,2018年寬松貨幣政策得到逐步確認,明年或將持續寬松。目前短端沒有任何的利差,杠桿收益也很低。
數據顯示,近日貨幣基金收益略有抬升,12月21日,華泰天金、嘉實快線等5只貨幣ETF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回升到3%以上。業內人士預計,年底之前幾天貨幣基金收益有望走高,但仍改變不了資金從貨幣基金離場的大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