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12月31日,從托管的新基金首發份額上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及中國銀行均已突破千億元,位列全年新發基金托管規模前三。相比2017年全年,僅建設銀行及民生銀行托管的新基金首發總規模超過千億元。
工行、招行、中行位列前三
年初的權益類封閉基金,年中的戰略配售基金加上年末的短債基金,今年基金市場不斷涌現的熱點,也帶動各大銀行基金托管業務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從各家銀行托管新基金的首發規模上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及中國銀行均已超過千億元大關,托管的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分別為1438.88億元、1218.72億元以及1218.27元,其中,第一、第二名之間差距不到300億,第二、第三名差距不到1億,這也是最近5年,基金托管榜單中,榜眼及探花差距最小的一次。
表一:2018年新基金托管情況排名
“工商銀行及招商銀行今年新基金銷售實力在市場上有目共睹,工商銀行的托管基金存量規模依舊位列第一,招商銀行今年上半年基金銷售進步非常快,其他銀行也很受觸動,在下半年也開始發力。”一位基金公司渠道部總監判斷,若是招行在新基金發行上持續發力,帶動本行托管業務上升,招行未來在基金托管存量規模上繼續超越其他銀行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他也指出,相比四大行,基金公司的專戶產品托管更喜歡找浦發、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銀行合作,一方面是這幾家銀行的專戶托管效率非常高,合同修改等手續流程都非常快,同樣一個產品放在四大行可能批一兩個月,放在這幾家股份制銀行,效率可能可以提高一倍。
“在各項考核指標要求之下,各家有托管資格的銀行現在都比之前積極往外跑,主動尋找業務,畢竟基金公司的資源有限,服務好的托管行能分到更多羹。”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總監稱,事實上,公募基金托管只是很小的一塊蛋糕,產業基金、年金、社保的托管才是各大銀行托管部爭奪的目標。
而從最近5年,基金托管前五名來看,工商銀行3次登頂基金托管規模榜首,建設銀行也兩度沖上冠軍寶座,招商銀行今年也取得了最近5年托管業務最好成績。
浙商、江蘇銀行等實現突圍
部分此前在基金托管業務上名不經傳的中小銀行,今年也實現了新基金托管業務總量上的突圍。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1月28日,浙商銀行今年新基金托管只數達到45只,合計募集規模超過500億元,而在2017全年,浙商銀行合計托管基金不到10只,募集規模也僅213億元。除此之外,江蘇銀行今年新托管基金首發金額超過百億,渤海銀行也超過50億。
梳理新托管基金明細可知,純債、定開發起式債以及債券指數基金是部分中小銀行發力的對象。
“我們之前一只債券指數基金找大銀行托管,規模較大的銀行預計這只債券指數基金首發規模不大,沒有接受托管,最后找了一家股份制銀行,沒想到最終募集的結果比較理想,基金公司及托管行都非常滿意。”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據記者了解,也有部分中小銀行本身就是委外債券基金的機構客戶,加上自己也有基金托管資格,順勢將新基金放在本行托管。不過,在上述基金公司產品部總監看來,托管委外債券基金是做大托管規模比較有效的手段,但很難持續。“只靠托管自己的資金,很難將托管業務持續做大,發展托管業務還是要整合自己的資源及同業資源。”
今年3月份,監管給部分基金公司下發債券基金建倉期不得超配同業存單的窗口指導,當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銀行看空債市,只想大比例配置同業存單,達到收益上的要求,但是貨幣基金投資同業存單已經受限,因此,部分小銀行想通過債券基金建倉期大規模配置同業存單,然后到了6個月建倉期后清盤,囤積并發行了大量的債券基金,以此循環達到大規模配置存單的目的。
多家券商獲批基金托管資格
作為銀行之外的另一大基金托管主體,部分券商今年也拿到基金托管資格。
今年9-10月份,證監會相繼下發了安信證券及東方證券的基金托管資格批復申請。
部分券商也在今年基金托管上有所發力,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等5家券商今年均有新基金托管,其中招商證券托管了5只新基金,托管只數位列券商第一,從托管的新基金募集規模上看,中金公司托管基金規模突破20億元,華泰、招商及國泰君安均已超過10億元。
“券商在基金托管業務上的體量還是不能和銀行比,基金管理人更愿意將新基金放在銀行托管,是看中背后的資源互換,銀行能給基金公司帶來規模及客戶,券商的體量始終比不上銀行。”上述基金公司產品總監指出,部分券商的基金托管存量規模能達到數十億,已經算是券商里做得非常優秀,這些券商托管部的人員非常勤奮,努力開拓資源,服務比銀行好,也能拿到一些托管業務,但目前還是無法超越銀行。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部分券商正在推進“公募基金券商結算試點”業務,其中2A評級以上的券商可以同時托管試點結算的公募基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券商托管業務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包括海通證券在內16家券商具備基金托管資格,招商證券托管的存量基金只數最多達到35只,部分券商目前僅托管1只基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