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到了月末,雖然回補了月初的缺口,但從全月的漲跌幅來看,還有小幅微跌。這也是今年以來,首個出現指數下跌的月份。
受此影響,疊加板塊的輪動以及個股表現的分化,4月份基金的收益也不再像今年前3個月一樣集體走高。從月底收官的情況來看,一半以上的基金收益告負,尤其是偏股型基金,有的月度回撤都在10%以上。
當然,在4月份市場行情整體表現一般的情況下,還是有部分基金的表現可圈可點。記者就各類基金的4月排名進行了梳理,大致如下:
普通股票型基金:最高收益13.37%
數據顯示,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4月份能夠收獲10%以上收益的基金只有3只(A/C份額合并計算),分別為創金合信消費主題、嘉實農業產業和諾安新經濟。在排名前10的基金中,另外幾只基本集中在6%~8%。
具體從排名靠前的3只基金來看,創金合信消費主題、嘉實農業產業有著比較明確的行業主題。根據一季報的十大重倉股數據,創金合信消費主題主要的配置重點在白酒和養殖板塊;嘉實農業產業的配置重點同樣也是集中在養殖、白酒、食品行業上。
創金合信消費主題基金管理人在一季報中表示,生豬價格在春節過后的淡季不跌反漲,豬周期趨勢逐漸明朗,豬價向上拐點已經到了,未來豬周期趨勢更為確定。嘉實農業產業的基金管理人也提及,其中一大持倉方向就是受益于周期性價格上漲和集中度長期提升的養殖業龍頭。
可見對于養殖這個板塊,這些基金經理有著比較統一的判斷。相比較而言,諾安新經濟的持倉行業集中度沒有那么高,十大重倉股的行業分布也相對比較分散一些。其基金管理人在一季度的配置邏輯是,選取新經濟領域、受益于減稅和行業供需格局發生明顯變化的行業和公司。
混合型基金:最高收益11.82%
再選取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型這三類主要的混合型基金進行排名的話,數據顯示,4月份表現較好的幾只分別為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這兩只基金的月度收益也都超過了10%。
實際上,在4月份整個醫藥板塊的表現并不是那么搶眼,中證醫藥指數在4月甚至還下跌了2.64%,但醫藥板塊個股分化還是比較明顯。從一季報來看,博時這只醫療主題基金的配置邏輯主要是加大了對創新藥/CRO、精準醫療、自費醫療消費等業績高增長且高估值彈性板塊的配置。
其基金管理人認為,2019年開年,市場仍處于悲觀的階段,但這種悲觀情緒被境外資金的持續流入所緩解,而隨后對于游資爆炒主題的市場化處理以及科創板的快速推進則進一步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在這樣的背景下,醫藥板塊內首先反彈的是此前市場極度悲觀的仿制藥板塊;隨后接力的則是與創新藥、科創板高度相關的CRO/CDMO板塊。
而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這只基金,持倉則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細心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去年四季度末,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簡單說就是“一手”黃金“一手”券商;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換了個遍,持有個股基本集中在了養殖、醫藥、白酒等板塊。
債券型基金:最高收益5.07%
聊了權益市場的表現,再來看看債券基金4月份的收益。
數據顯示,如果選取偏債混合型、長期純債、短期純債、混合一級債基和混合二級債基集體進行排名,那么表現較好的前幾位分別為鵬華豐華、浦銀安盛安和回報、先鋒匯盈等。
4月,鵬華豐華的收益領先,月度收益達到了5.07%。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在4月10日曾出現了單日4.85%的漲幅,而從一季度的持倉來看,該基金并未持有權益類資產,且在4月10日前后交易日中,該基金的單日漲跌幅也基本都在0.2%以內。因此,不排除該凈值有因大額贖回造成的單日異常情況。
QDII基金:最高收益6.42%
最后再來看下QDII在4月份的表現。
4月份,QDII基金同樣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數據顯示,表現較好的包括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國泰納斯達克100等基金,月度收益均超過了6%。這主要也是受益于4月份納斯達克指數繼續上漲的原因。
其實不單單是4月份,今年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一直在不斷上漲中,單單今年一季度,納斯達克100就上漲了16.57%。因此,這些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也是不斷攀升,多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都超過了20%。
關鍵詞: 普通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