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分紅與拆分有什么區別?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管理人將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或者基金份額的形式派發給基金投資者。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從定義就看的出來,基金分紅就是基民的錢從左口袋進右口袋,本身并未創造出新的財富與價值。
既然基金的分紅并未創造價值,那公募基金為何要設計分紅這一制度呢?
第一,當股市處于高位時可以幫助投資者鎖定收益,避免市場下跌凈值縮水所帶來的回撤,達到獲利了結的效果。
第二,可以滿足部分投資者對現金流的需求。
第三,可以對持有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提供流動性補償。由于封閉式基金在封閉期內不能贖回,只能通過分紅的方式為投資者提供流動性補償。
因此,基金的分紅不能簡單的看成是吸引眼球的營銷手段。這是公募基金的一項重要的制度設計,對于規避風險、提供流動性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金分紅不是想分就分的,基金分紅的依據是基金合同。基金合同會對基金收益的分配進行明確規定,包括分配對象、分配時間分配數額及比例、分配方式等。基金分紅一般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在收益分配基準日有可供分配的利潤,二是分配后基金的份額凈值不得低于面值。
對基金分紅的處理有兩種方式: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對于大部分基金,投資者如果沒有選擇分紅方式,默認現金分紅。如果需要紅利再投資,需要在權益登記日之前進行變更申請。
如何選擇分紅方式比較合適呢?這主要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力和依據市場的走勢來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如果是長期投資,指數位置處于底部區域或者市場不是階段性頂部的話,可以選擇紅利再投資。一方面可以節約申購手續費,而且可以享受投資的復利效應。反之,市場處于階段性高位,就比較合適選擇現金分紅,將收益的一部分落袋為安,回避凈值回撤的風險。
公募基金二十年的歷史已經證明:到點強制分紅是規避風險的有效策略。通俗的說,就是賺到一點錢馬上就強制落袋為安。最典型的基金就是華夏回報。下圖是華夏回報對于分紅的有關公告,明確說明了分紅的條件和基準。
最后說一下基金的拆分。基金的拆分是指在保持基金投資人資產總值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總份額的對應關系,重新計算基金資產的一種方式。基金拆分后,原來的投資組合不變,基金經理不變,基金份額增加,而單位份額的凈值減少。比如某基金之前凈值是2元,份額是1億份,按1:1的比例拆分后凈值回歸1元,份額就變成2億份。
基金的拆分與分紅是完全不同的。基金分紅需要賣出股票獲取現金,分紅后基金的凈值降低,規模也相應的減少。而基金的拆分則不需要做上述工作,就是數值上的調整,以迎合投資者對于低凈值的喜好。大家都知道,基金的盈利能力與其凈值的高低沒有任何關系。所以基金的拆分沒有實際意義,完全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由于這些年投資者逐步走向成熟,這些最基本的常識也都明白,現在很少有基金公司去做基金的拆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