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來,公募基金為廣大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回報,截至5月31日,全市場公募基金近5年和近10年平均業績達53.53%和75.23%。但對于很多基民來說,仍處于虧損之中,呈現了一種“基金賺錢而基民賠錢”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是由于基民頻繁操作、高位進入等種種原因所致,因此建議投資者淡化擇時,長期持有基金。
很多基民朋友可能會反問:“如果我通過波段操作,在市場低點時買入,并在市場高位時賣出,這樣既能享受上漲的收益,也可躲過下跌風險,這樣做收益豈不是更高。”的確,如果真的可以做好擇時,無疑將會增厚收益,但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擇時并非如此簡單,我們來看兩組數據。
考慮到不同類型基金之間差異較大,僅以主動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作為研究樣本(以下簡稱“權益類基金”)。
第一組:截至2019年3月31日,在過去12個季度中,基金股票投資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重季度變動在5%以內的基金占比達55.77%。該組數據反映,超過一半的基金股票倉位基本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較少進行擇時操作。
第二組:T-M模型可以反映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如果為正時,則說明基金經理有較強的擇時能力,Wind數據統計,在近3年區間內,為正的基金占比不到30%,也就是說大部分基金難以通過擇時投資獲得超額收益。
通過上述兩組數據可以看出,作為專業投資者的基金經理,尚且難以通過擇時投資獲取超額收益,更何況普通投資者。因此不建議基民過度進行擇時投資、頻繁操作。
既然通過短期擇時操作難以取得超額收益,那么長期持有是否具有優勢,我們從下面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方面,基金長期持有更易獲得正向收益。仍以波動較大的權益類基金為例,截至5月31日,基金持有1年取得正向收益的概率僅為19.36%,持有3年取得正向收益的概率明顯增至63.80%,而持有5年取得正向收益的概率已達96.88%。若將基金樣本范圍擴大至固收類基金,該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長期投資可以降低交易費用。基金在贖回費設計方面,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多數基金贖回費率會隨著持有時間的增長而降低,以某價值優勢混合型基金為例,對于持有7日以內的投資者收取1.5%的懲罰性贖回費,持有7-365日的投資者收取0.5%的贖回費,持有1-2年的投資者收取0.25%的贖回費;持有超過2年的投資者不再收取贖回費。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基金長期持有十分必要,但長期持有并非要求投資者過于固化的始終持有,而是樹立一種長期投資理念,淡化擇時,降低操作頻率。
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投資者一方面應該做好資產配置,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合理配置不同類型基金;另一方面在同類基金中可以選擇多只基金投資;再次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以平滑風險。
從基金優選的角度來看,好基金方才具有長期持有價值,有能力的投資者可對基金收益、風險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以優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普通投資者可參考專業機構基金評價或推薦建議。
從基金調倉的角度來看,雖然倡導長期持有,但基金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倉。建議考慮如下因素,一是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設置止損線,避免在熊市中出現大幅虧損情況。二是關注持有基金業績表現,購買基金后,若短期綜合表現不佳,可能是基金經理投資失誤或市場風格轉換等因素所致,但如果長期綜合表現不佳,那就不得不考慮基金經理投資能力或者投資策略等方面的問題,對于該類基金投資者理應及時放棄。三是關注基金信息的變更,如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資產配置、基金投資策略等方面的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并分析其影響程度,以便做出是否贖回的決定。
關鍵詞: 為什么基金賺錢基民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