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截至2019年11月18日,今年以來共有824只新基金成立,合計發行規模已突破9970億元,目前還有大約140只新基金產品擬計劃在今年年內募集成立。在網紅基金不斷出現、基金收益率顯著提升的背景下,今年新發基金或在未來一兩周內突破萬億。
業績方面,截至11月18日,進入業績25強的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全部超過了80%,其中廣發雙擎升級今年以來的收益率更是超過100%,成為今年首只收益翻番的主動型基金,也是今年唯一一只業績翻倍的基金。此外,廣發醫療保健基金、博時醫療保健基金、廣發創新升級基金、銀華內需精選今年以來收益率也都超過90%。
爆款基金不斷出現刺激新基金發行!年內超800只基金成立 還有140只在路上
截至2019年11月18日,今年以來共有824只新基金成立,合計發行規模已突破9970億元,目前還有大約140只新基金產品擬計劃在今年年內募集成立。考慮到新基金成立最低2億的條件,這意味著2019年新基金募集規模將突破1萬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與中國大媽瘋搶Costco如出一轍,今年新基金發行中,搶購網紅基金帶來的挑肥揀瘦現象尤為明顯,但從業績表現上看,今年前10強的基金在其新發階段皆非網紅,而網紅基金業往往因規模過大容易跑輸同業。
今年基金賺錢速度比股民更快
具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17只新基金成立,第二季度新基金成立的只數為252只,第三季度募集成立的新基金更是達到273只,顯示出隨著A股市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的凸顯,基民認購意愿逐步提升,公募基金公司趁熱打鐵,加速推出新基金產品,整個2019年幾乎變成基金業的搶錢行情。
業績是今年新基金產品發行規模不斷創出新高的主要刺激因素,截至11月15日,剔除分級基金和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38.58%和37.71%。即使將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加入統計,全部主動權益型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也達到29.29%。
上述數據還只是一個平均的業績情況,根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進入業績25強的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全部超過了80%,其中廣發雙擎升級今年以來的收益率更是超過100%,成為今年首只收益翻番的主動型基金,也是今年唯一一只業績翻倍的基金。此外,廣發醫療保健基金、博時醫療保健基金、廣發創新升級基金、銀華內需精選今年以來收益率也都超過90%。
目前有195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60%,其中25只基金的收益率超過80%。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根據東方財富今年上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盈利的股民僅約三成,具體來看,有15.1%的股民盈利在20%以內,有14.7%的股民盈利在20%以上,更有高達55.3%的股民辛苦半年卻是虧損的,其中虧損在20%及以上的投資者最多,達到了40.1%,虧損在20%以內的股民也達到15.2%。
考慮到下半年的A股市場更為注重個股的選擇,結構性行情以及機構特點更為明顯, A股市場的散戶在下半年的A股市場更難賺錢,也就意味著今年基民平均收益秒殺股民平均收益是大概率事件,也正是因為今年一些許多基金的賺錢速度比散戶更快。
爆款基金不斷出現刺激新基金發行
從眾效應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推手因素,今年新發基金規模破億的背后,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爆款基金不斷出現,從而在A股市場上形成了基金的口碑營銷,畢竟基金虧錢的歷史也歷歷在目。
比如今年的網紅基金睿遠基金,睿遠成長價值基金是2019年上半年發行最為火爆的基金,3月21日發行首日獲得超過720億元資金的認購,A類基金份額配售比例低至7.03%,最終成立規模59億元,份額持有人超過41萬人,當時退還的資金就超過600億元。
不僅新發基金獲得資金熱捧,老基金的規模也得以迅速增長,比如成立于2018年11月的廣發雙引擎升級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規模為0.9億,今年一季度降至0.5億,這一規模繼續維持到今年二季度末,但到了今年第三季度末,規模就從0.5億飆升了十幾倍,由于賺錢看起來比自己炒股來得更快,許多炒股的散戶開始關注基金產品,廣發雙引擎升級基金突破了8億。
今年新發基金規模得以破萬億,恰恰是因為公募基金今年凌厲的業績表現,令越來越多的散戶愿意將資金交予基金公司代為打理,也令新發基金獲得更多的資金關注。(券商中國)
年內新基金發行逼近萬億元 3000億元資金借“基”入市
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跟蹤股指的指數基金及ETF產品在內,今年新成立的權益基金共有370只,合計募集規模3385億元,占所有新成立基金規模的30%。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主要是因為今年新發基金中出現了較多大規模的機構定制基金,如民生加銀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其首募規模超過220億元。此外,中銀中債1-3年期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交銀中債1-3年農發債指數等多只債券指數基金的發行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農銀匯理豐澤三年定開債基、民生加銀聚鑫三年定開債基、中加享利三年定開債基的規模也均在90億元以上。
相較債券基金,權益基金會對A股市場有一定的配置比例,所以爆款權益基金的出現往往會比爆款債券基金的出現更加受到投資者關注。而今年5月份以來正逢A股市場歷史估值地位,上述權益基金成立后進行建倉期,剛好能夠“抄底”A股。
11月18日,天風證券發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倉位測算報告顯示:截至11月15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8.6%,相比上周估計值上升0.4%,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6.3%,相比上周估計值上升1.1%;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當前倉位估計值在2016年以來倉位估計值序列中的分位點分別為60.4%和82.7%,處于相對較高位置。
按此倉位水平測算,今年以來新成立的370只權益基金,合計3385億元的募集規模,在完成建倉后將有2994.95億元資金借“基”入市。其中,9月份新成立的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嘉實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和廣發央企創新ETF,是今年新成立權益基金中規模最高的三只產品,合計將提供近400億元的入市資金。
關鍵詞: 年內新發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