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三大股指沖高回落,午后持續震蕩,走勢偏弱,截止發稿,滬指跌0.12%,報2903.43點;深成指跌0.21%,報9858.76點;創業板指跌0.5%,報1718.24點。
周末海外市場大漲,道瓊斯指數大漲300多點,納斯達克指數漲1%;消息面上也是暖風頻頻,政治局會議定調要辦7件大事,銀行理財子公司可開股票賬戶,深交所期權可正式開戶等。但A股今日的走勢似乎有些差強人意,機構指出,臨近年底,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一致存在,存量資金博弈下的市場,短期由于某些利好驅動,資金能夠形成抱團效應,但時間周期一旦拉長,大行業、大概念的上漲行情,往往難以為繼。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指數整體或仍以區間震蕩為主。歲末年初的行情向上難有普漲機會,但向下調整的空間也不大。因此,指數行情的開啟還需等待,或要等到春暖花開時。建議關注金融、地產、汽車、建材等行業低估值個股。
廣州萬隆:市場格局逐漸清晰 后市緊盯這一關鍵點位!
于30日線,反彈上攻力度驟減,而且市場熱點也青黃不接,整個盤面再度讓人迷茫。
這兩大因素雖然在短期內能夠推動市場爆發,但長時間卻很難的徹底打破市場疲弱的僵局。
我們清楚,上周之所以出現反彈,一方面得益于外部消息超預期利好,另一方面也是市場做多情緒被壓制許久后的爆發。
畢竟臨近年底,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一致存在,存量資金博弈下的市場,短期由于某些利好驅動,資金能夠形成抱團效應,但時間周期一旦拉長,大行業、大概念的上漲行情,往往難以為繼,上周券商、銀行、保險都有過一些表現,但現在看來這些板塊,又反過來在壓制指數的上行。
反倒是無線耳機、胎壓監測等涉及股票數量和市值規模都較小的小題材、小概念的持續性要更加強力。所以,現在的市場格局逐漸開始清晰,場內大多數資金要么圍繞題材短炒,要么是挖掘根據消息挖掘低位補漲型的板塊,周末最高層會議傳導出了基建穩經濟的信號,今天周期板塊就又有了一些動作。
因此,現在對于投資者來說,與其跟著熱點來回折騰,還不如做在操作策略上好兩手準備,一方面,短線題材在游資的不斷介入下持續活躍,激進型的投資者,可以主動向這些題材概念去進行靠攏,博弈其連續炒作所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其中最新發酵的胎壓監測概念可以作為重點關注,畢竟隨著國家強制推動胎壓監測系統的安裝,其題材走勢也有希望復制此前的ETC概念,而且今天無線耳機概念也開始呈現出了一些疲態,這對于資金轉戰新概念提供了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由于現在市場的大方向尚不明確,指數仍然受阻于2920點區間,如果接下來有其他利好的推動,指數放量突破了2920點的壓力位,那這一輪反彈行情有望進一步擴大,指數大概率會去修補2960點的調控缺口,中線操作也可以及時跟進。但萬一指數遲遲難以突破該區間壓力,那市場波段性的機會仍然難以出現,穩健型的投資者可能仍然需要堅守右側交易的原則。
國盛證券:行情將怎么走?指數行情或待春暖花開時
接下來的行情將怎么走?國盛證券12月8日發布的最新策略報告認為,歲末年初的行情仍將以震蕩為主,指數行情的開啟或將等到“春暖花開”時。
在策略報告中,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分析了近期市場仍將以震蕩為主的原因。首先,臨近年底,市場中部分追求絕對收益的投資者需要兌現收益,而相對收益投資者的考核期也在臨近。因此,年底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往往傾向于收縮。其次,經濟短期未現大的下行風險,疊加通脹制約,短期內貨幣政策明顯放松的概率較小。
張啟堯認為,歲末年初的行情向上難有普漲機會,但向下調整的空間也不大。因此,指數行情的開啟還需等待,或要等到春暖花開時。
從行業景氣角度看投資策略,國盛證券建議關注風電、汽車、電動車等景氣向上或有望迎來拐點的板塊。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則金融、地產板塊有階段性配置價值。從長期策略看,國盛證券認為應繼續堅守“核心資產”。
國盛證券策略團隊研究發現,核心資產還是資金配置的集中方向。首先,從存量資金博弈的角度出發,機構投資者仍呈現向核心資產“抱團”的趨勢。以公募為例,其持股結構持續在向核心資產集中。其次,增量資金的性質也決定其將重點聚焦核心資產。
國盛證券特別指出,增量資金性質是影響市場風格的核心因素,除了外資,社保養老資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都將是A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并且,這些資金的投資風格、考核久期都與外資較為類似,更加注重中長期配置,因而核心資產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配置方向。
張啟堯表示,當前市場正在經歷的不僅僅是一輪簡單的牛熊交替,而是A股的大變革,變革的根源是投資者結構的系統性轉變。A股市場迎來的將是一個從散戶到機構、從交易到配置、從Beta(策略表現對大盤變化的敏感性)到Sharpe Ratio(策略在單位總風險下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的全新格局。
2900點公募再出發 捕捉績優低估值 聚焦科技真成長
“短期來看,指數整體或仍以區間震蕩為主。”招商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姚爽指出,當前周期性行業與醫藥、科技等板塊估值分化嚴重,需警惕市場風格轉換的可能性。“但中期來看,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推動直接融資占比提升的政策導向,仍可能成為A股波動中樞趨勢性上行的主要動力。”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研究官方磊對記者提到,當前的確有部分成長股估值偏高,但也有不少業績向好的個股估值區間合理。因此,從投資角度來說,方磊認為,分化行情中對整體估值已比較高的標的,需更多去關注業績兌現情況。“如果業績增長能夠如期兌現,高估值會隨著業績增長的兌現逐步得以消化;而對于技術和業績都不錯,且估值相對合理的成長股,仍具有比較高的投資價值。”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是成長股投資比較好的時機。”方磊指出,一方面,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國家從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為成長型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在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市場風格也會傾向于偏好成長標的。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截至上周五收盤,滬深兩市動態PE估值在15.38倍,歷史上底部區域在12-15倍。建材、建筑、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低于歷史10分位數。“往后看,仍維持低估值+真成長+消費龍頭的配置思路。”前海聯合基金認為,接下來在看好銀行、地產、建筑等低估值板塊估值修復的同時,還可關注優質龍頭科技企業在科技創新周期內的估值提升,如5G、半導體、半導體設備、云計算、安防等領域。最后,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龍頭,在近期回調后有望迎來估值切換行情,也值得長期配置。
另外,姚爽則表示,隨著四季度經濟預期有望迎來修復窗口期,低估值周期性板塊仍值得關注,其中重點推薦股息率較高的銀行地產以及地產竣工產業鏈。而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消息面催化的科技板塊,以及業績可持續兌現的泛消費板塊,也仍值得擇優參與。
關鍵詞: 三大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