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許是因為人口原因,一直以來,就盛行低廉風。很多的企業想的不是將自身產品質量做好,而是通過價格戰,將價格壓到最低,去擠壓市場。
國內的低價機器人的“江湖”
我國的本土機器人一直都在打價格戰,各企業間的血拼傷人傷己。
前不久的天太機器人就官宣一張產品海報,上面表示其新品SCARA的售價僅為15000元。在當下國產SCARA機器人售價普遍在3萬以上的市場之下,天太機器人的新品價格無疑是近期工業機器人市場的重磅炸彈,不置可否的在整個機器人行業引起一片嘩然。
這種低價搶奪市場已經不是先例。2018年的機器人行業無一例外的被“低價競爭”、“價格戰”等關鍵詞席卷。
2017年伯朗特,將推出的六軸機器人裸價定為28500元;
2018年,歡顏機器人被稱為“性價比之王”,其7月份的首款全RV減速機配置的協作機器人定價為39800元,還打出預定期間“買十送五”的營銷戰略。
同年,聚友光機推出的SCARA機器人定價為19900元,真的是只有最低,沒有更低了。
非理性的低價競爭等同于同歸于盡
根據目前,國產機器人的市場行情來看,預計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廠家進入價格戰模式,因為不論是老企業還是新入局機器人行業的企業來說,“低價”策略是能夠在產品未經市場驗證的情況下快速引起響應的唯一途徑。但是,要知道的是,價格是把雙刃劍,傷人傷己,一些非理性的價格戰,與自殺無異。
1、失去自我競爭力
非理性的低價競爭,就意味著你這個企業沒有大量的資金去投資與研發創新設計上,而產品在研發、設計、制造、服務等產業鏈環節上出現問題,那么你的產品質量和競爭力都會大打折扣。
2、造成國內動蕩的市場格局
非理性的低價競爭使得你這個企業無法帶領你的產品走向更加高端的市場上,因此,目前國產機器人還停留在搬運、碼垛、上下料、沖壓等這些較為低端的領域內。這也是為什么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外資機器人占領的重要原因。
3、損失客源
非理性的低價競爭,擾亂國產機器人市場。中國雖然大多數人在貨比三家后會優先考慮性價比,但在客戶沒有產品質量鑒別能力的時候,人們會優先考慮國外品牌產品,這也正是由于在國產機器人市場中無法得到高質量的保證,因此這使得國產機器人行業企業損失未來市場的競爭力。
我國機器人行業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
“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我國制造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去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隨著人口紅利問題,機器人行業發展已逐漸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核心。
在這樣的市場趨勢下,中國機器人行業也加緊步伐、開拓創新,確實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自2013年以來,我國機器人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其平均規模增速達15%,平均增長率高達30%,截至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大約為90億美元,連續六年占據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的位置。
事實上,隨著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發展,采購成本的下降,很多企業都會拼價格,這是很正常的商業法則,企業前期先靠低價售出產品快速占領市場,之后再通過其他方式盈利,但是在惡性的價格戰背后,各企業靠什么去支持售后服務和研發創新的資金投入?
未來的智能制造生產模式將向柔性、智能、精細等方向進行轉變,而機器人的市場發展在中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發展,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我們需要想想為什么提到國產,很多人的聲音就是“便宜沒好貨”。要確保優質的服務和產品質量的關鍵就是利潤,機器人產業的利潤空間可以壓縮但不能消失。在惡性價格戰的博弈中,你擁有過硬技術的產品能完勝任何營銷手段。畢竟機器人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集成技術,不管企業做的再大再好,也不能將所有的東西全部包攬,因此企業需要做的是在機器人行業領域內的某一個分領域內做好做強。只有有了技術沉淀,國產機器人才能迎來更加良好的發展,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