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零點28分,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中星6C衛星送入太空。至此,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刷新為“300”。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9年我國商業航天發射依然亮點頻頻,包括長征十一號火箭將計劃執行我國首次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商用固體運載火箭捷龍一號將在上半年進行首飛。
2019年,長征火箭將繼續開啟“30+”模式,計劃全年實施30余次宇航發射,共發射航天器50余顆。在商業航天方面,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和捷龍一號商業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
“過去,我們比較注重運載火箭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但現在已經進入太空經濟時代,我們也越來越關注火箭的經濟性。”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表示,為不斷控制發射成本、提高商業航天市場競爭力,長征十一號火箭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低緯度海上發射,“一方面更好地利用地球自轉的力量,增加火箭的運載能力,從而降低發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顯著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和衛星壽命。”
據介紹,未來長征十一號火箭還將在現有基礎上研制一款商業型火箭,運載能力覆蓋2噸以內,發射價格僅相當于國際主流發射價格的三分之一,具備強勁的國際競爭優勢,能為各類型載荷提供專屬、定制服務,開拓中國長征火箭更為廣闊的商業市場。
而為了更好面向國內外300千克以下不同軌道微小衛星發射需要,我國還研制出商用固體運載火箭捷龍一號。據介紹,捷龍一號發射服務履約周期短,與用戶簽約后6個月即可出廠;采用一車一箭方式,成熟期運抵發射場后能夠實現24小時內快速發射。該火箭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首飛。(記者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