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適量減少碳水化合物,即主食攝入是一種防止腹主動脈瘤形成的非藥理學干預手段。然而,來自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當腫瘤抑制基因p53缺失或者發生突變,主食的限制不但不能防止腹主動脈瘤的形成,反而會加重誘發腹主動脈瘤。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美國《高血壓雜志》上。
腹主動脈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瘤形式,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增加,通常好發于65歲以上的男性,其破裂后死亡率很高。此前有研究證實,減少主食攝入,即能量限制,能夠激活血管平滑肌細胞中一種重要的抗衰老分子,阻止腹主動脈瘤的形成。“但是,我在研究中發現,能量限制對腹主動脈瘤的保護作用竟然在p53敲除的小鼠中消失了。”論文第一作者、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高血壓內分泌科副研究員高鵬說。
研究人員發現能量限制及p53的缺失均能造成血管平滑肌細胞其他線粒體氧化呼吸鏈復合物成員基因表達的增強,但p53缺失特異性地使得線粒體復合物IV的成員細胞色素C氧化酶復合物裝配蛋白2(SCO2)的表達降低,說明了p53缺失造成的能量限制保護作用的喪失可能是由于p53對SCO2轉錄激活作用降低導致的。
高鵬表示,p53是能量限制對腹動脈瘤形成有益影響的關鍵介導分子,由于p53的缺失減少SCO2的表達導致了線粒體電子轉運的斷裂,能量限制在p53缺失的情況下,反而增加了腹主動脈瘤形成。由此推論,臨床p53缺失或者發生突變的患者,不能用控制主食攝入的干預手段來預防腹主動脈瘤。(巫雨玲 鄒爭春 陸成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