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
揭秘無人銀行 VTM承載背后各種黑科技
銀行智能化應用將越來越普遍未來,你在銀行取款,不僅要刷臉,還要刷刷你的指靜脈機器人、智慧柜員機、VTM機、外匯兌換機等智能設備林立;采
CR929遠程寬體客機1:1展示樣機首次對外亮相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CR929遠程寬體客機1:1展示樣機首次對外亮相。昨天上午九點多,中國商飛展區前的觀眾已經排成“長龍”,盼望目睹CR929“高大上”的客艙真容。
“黃金望遠鏡”花費將超百億美元 預計2021年升空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超越鼎鼎大名的哈勃,成為“史上最強望遠鏡”——它的主鏡更大,由18個鏡片組成,口徑達 6 5 米,是哈勃的3倍左右,主鏡之外還配有一個次鏡(反光鏡)
機器學習可預測基因組修復結果
英國《自然》雜志8日在線發表了一項人工智能及生物技術研究:科學家報告了一種方法,可通過機器學習對致病基因變異實現精準且可預測的編輯。
鈣鈦礦基LED發光效率創紀錄 有望應用于照明和太陽能電池等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科學家將鈣鈦礦層整合進發光二極管(LED)內,得到的產品內部發光效率接近創紀錄的100%,可與最好的有機LED(OLED)相媲美
“雪龍”號穿越“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7日通過有著地球“第四極”之稱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洋面,向南極行進。
科學家首次借中微子為地球“稱重”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5日報道,中微子是可以直接穿越整個地球的亞原子粒子,“小身材”也擁有大能量。
“網絡免疫”或成未來網絡安全新趨勢
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體會議上,卡巴斯基創始人卡巴斯基提出,要從網絡安全轉化到網絡免疫。網絡免疫就是攻擊者的成本是高于受害者的成本的。
“酸堿體質”偽科學命題 創始人被罰 1.05億美元
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 05億美元。
我國首款自主RapidIO二代交換芯片發布
近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借2018中國網信軍民融合發展濱海論壇舉辦契機,正式對外發布了我國首款自主研發RapidIO二代交換芯片-NRS1800,以及SDI(軟件定義互連)生態愿景。
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未來中國載人航天重器都在這兒
在6日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大批航空航天重器精彩亮相,其中,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
“跑分”淪為營銷工具 滿足用戶需求才是關鍵
近期國內手機市場的新品發布可以用扎堆來形容,小米、華為、一加、OPPO、聯想等紛紛發布旗艦級新品。網上也很快就出現大量與新發布手機相關
中國首艘導彈無人艇公開亮相 成航展新亮點
11月6日,世界最大軍事技術展會之一,為期6天的2018珠海航展正式拉開序幕。云洲作為廣東省軍民融合企業優秀代表受邀參展,此次多款最新重磅無人艇產品參展
騰訊啟動實名校驗人臉識別測試
騰訊方面昨天宣布,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將把防沉迷措施作為標準配置,在全線游戲產品中啟用。
二手交易習慣逐漸養成 半數用戶熱衷二手手機
“雙11”即將進入第十個年頭,一手電商的繁榮背后也讓“剁手族”家中出現了大量閑置物品,去二手平臺“變現”閑置物品成為消費者的另一種選擇。
2020年我國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5日在珠海透露,我國計劃于2020年左右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后續還將實施三次深空探測任務。
談人工智能作惡:黑產超正規行業 別"煉"出造反AI
一場搶劫案后,格雷的妻子喪生,自己也全身癱瘓。他接受了一個天才科學家的升級改造治療——在他身體里植入了人工智能程序STEM,獲得了超強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日前報道,該機構的“黎明”號航天器因控制其指向的燃料肼已耗盡,結束了前往小行星帶的任務。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斥資47億美元測序150萬物種
鴨嘴獸是為數不多的基因組已經被測序的復雜生物之一。圖片來源:Dave Watts來源:中國科學報11月1日,一項對全球所有復雜生物體基因組進行
搶機遇 拼品質 看未來 5G改變社會
5G是2018年移動通信領域熱詞。通信業界把2019年定為5G元年,5G把用戶的互聯網體驗升級到新高度,輕快流暢的5G,會給用戶帶來更完美的新體驗